自古以来,美是和谐统一,是建筑功能的完善表达。2020年,临汾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精品示范街提质改造行动,就是对城市、街道、建筑形式和谐、数理和谐、对立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的最好回归和还原,是对“有价值、有颜值、有气质”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探索、实践和丰富。
一
西方的古典建筑,一直把形式塑造放在首位,成为指导建筑设计的重要法则,而把功能处理放置于从属地位。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帕拉第奥认为,“美产生于形式,产生于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协调,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建筑因而像个完整的、完全的,它的每个器官都和别的相适应”。鼓楼周边的建筑改造,就很好的坚持了这一原则:以鼓楼为中心做文章,从整体风格、建筑色彩、装饰搭配、格栅材质、窗户规格、牌匾字体等等,都坚决服从和服务于主体的和谐。凡是繁杂突兀的建筑序列,一律去除;凡是影响整体风貌的,一律进行弱化处理,去繁就简、去芜存菁,实现整体建筑风貌的和谐统一。而今的鼓楼,在周边古色古香楼阁的环抱映衬下,一览众山小,愈发的巍峨壮观;在财神楼街,仿佛时空转换,古老的戏曲文化、财神文明与浓郁的商业氛围,在这里碰撞交融、沉淀出崭新而独特的记忆和标识,佛香袅袅、鼓瑟齐鸣、商贾摩肩,愈发光彩。
美哉,悠哉,我的形美临汾!别了,那些逐渐消逝的、认定已经远离我们的杂乱!
二
城市之美,简约为要,本质在于数理和谐论的融合运用。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对称、均衡和秩序产生的和谐统一,并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分割律。布隆代认为,“美产生于度量与比例”。示范街改造中,数理论的运用无处不在,一处处景观小品,经过精心推敲,使树木、花灌、草坪、步道、台阶等构图明晰、形状匀称、大小适中;连节点上的照明路杆、道路宽窄、休闲设施间隔等都精准测算、精心布局;憩栖街心游园、棕梠园、红枫园等口袋公园,高大乔木连片成荫,花灌草丛有序铺展,兼得私密与公共属性,错落有致、疏密有度、趣味十足,让广大市民“出门即是风景”成为现实;街道上姹紫嫣红的广告牌匾,无论字体大小、LOGO位置,还是边框间距等,都基本遵循黄金比例,看似朴素无华,实则悠然天成,精心典雅,使人浑然无知中,感受着黄金分割线产生的数理和谐美。
简约而不简单,均衡而不均等,比例创造美,数理和谐正在让临汾城变得气度不凡、卓尔不群!
三
有时,美更产生对立统一。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体系中,把对立面的斗争视为事物变化的源泉、和谐的基础,相互转化、万物常新,进一步丰富了有关美的相对性以及审美标准。他认为,一种是看得见的和谐,通过人的感官感知;一种是看不见的和谐,依靠人的灵魂、智慧、理智去体会。中大街、鼓楼南北街,新换的门头招牌,总体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色彩趋近,又不显的呆板;充满活力,又不显繁杂。向阳西路,新铺设的慢步道,休闲的“慢”节奏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快”韵律和谐共生、熠熠生辉。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展现的一派现代化繁华闹市的商业氛围;夜晚的酒楼,三五相约、推杯换盏,释放一天工作的疲惫,传递友谊的天长地久,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的对立和谐美?进入游园,青砖黛瓦,竹林通幽,让人立刻回归自然。财神楼街,灯光秀网红打卡地的儿童嬉笑声与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声共鸣,分不清,是公园,还是闹市。
在这里,一切于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在这里,一对对矛盾对立体共生共存,却毫无违和感,而更显得那么的融洽、和谐。
四
城市建设改造中,尊重、顺应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实现社会和谐,是美的理想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市示范街提质改造后,散布于角角落落的休闲座椅,夺目的陶瓷颗粒停车场,柔美的景观亮化……无一不体现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运用;人行道上,改造后的港湾式非机动停车点,停放有序、道路畅通,真正实现还路于民。
临汾城,因人与自然和谐而显得更加迷人。
五
城市之美,重在生态,不是园林,胜似园林;只有“生态平衡”,才能产生“生机”;只有生机盎然的环境,才能产生美感。“景观式造街,园林式建城”是市政府示范街提质改造原则,短短十个字,内涵丰富,即:提质改造必须围绕生态做文章,紧扣绿化下功夫。在这一原则下,街道提质从绿着手,以美为善,为美而行。如今,街道上重新栽植的法桐、银杏,仿佛站岗戍边的战士,风吹日晒、雨雪无惧的守望着这座城市;新建的十余处口袋公园,星星点点的装扮点缀这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都”。绿色,正成为临汾的名片和主色调。
临汾城,正迈向生态时代、精致时代!
作者 任建平
校对 张晶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