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恪守初心密码

2021-07-17 08:58: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恪守初心密码

王友明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我不知听唱过多少遍。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把这首经典歌曲,再一次深情地唱给党听。

  我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记事起,从家庭到社会、从城市到农村、从首都到边疆,凡有人迹的地方,都会响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我是伴着这豪迈嘹亮、慷慨激昂的歌声与优美动听的旋律长大的。而且,我的至亲中,有7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有的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此,受家族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从童年时代便对党产生了深厚感情,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0年冬,我报名参了军。政审后,接兵的首长到我家家访时,激动地说:“你们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中,党员最多,真称得上是红色家庭啊!”听了首长的赞扬,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步入军营的第一年,我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入团不久,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向党小组长递交入党申请书时,他问我,为啥要入党。我诚恳地说:“只有入了党,才能更好地听党话、跟党走、为党工作。”恪守这一初心密码,我认真学习、遵规守纪、刻苦训练、积极工作。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次年9月20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当我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密码,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头。

  夜深了,战友们都睡着了,我的心情仍像海浪一样汹涌激荡。我打着手电筒,趴在床铺上,在日记里写下这样的文字:“自己入党了,这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为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我要做学习的模范、工作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团结友爱的模范,起到共产党员的先锋和模范作用。”由此,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融入了我的血液。

  那时,我当兵在军营,妻务农在故土,一直是两地分居,天各一方。我与妻只有把遥遥两相思、悠悠情和爱,注入两地书,靠它传递着理解、原谅、支持和勉励。两地书飞来飞去,一飞竟是十几年。我恪守着初心密码,忘我奋斗、无私奉献,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

  提升为团职军官后,初心密码更是一直被我当作“座右铭”。因为我心里明白:入党、当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党的事业奋斗。当官只是一阵子,为党的事业奋斗可是一辈子啊!我把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挂在客厅,让他老人家时刻监督我的言行举止;我从书店买来《廉吏传》,放置床头,一有空就捧读起来,以史为镜,吸取教益。我为官坚持两条准则:一是做廉官,不做贪官。公家的钱物不贪、他人的钱物不收,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二是做勤官,不做懒官。身居官位,不发号施令、不指手画脚,多深入群众、勤调查研究,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的公仆。我4地为官,4次搬家,每次都是只携清风而去。我服役30年,3次荣立三等功,28次受嘉奖,曾代表团党委参加原北京军区和原北京军区后勤部“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作过两次巡回报告,荣获“优秀政治教员”称号。我还出席原北京军区第七次党代会,被评为“优秀党委书记”。

  实践让我深深懂得一个理儿:共产党员就要勇于吃亏,乐于奉献,吃亏是福气,奉献是光荣!20世纪90年代末,军队改革,一个“退与走”的问题,蓦然横亘于眼前,我无条件地服从命令,脱掉军装,转业到地方工作。

  从军队到地方,环境变了,但共产党员的秉性没有改变。我始终自觉践行职责使命,时刻以“固守清贫不敛财,环境难把秉性改。平民心态常保持,人间行走身莫歪”的《情怀》诗自勉!

  汶川大地震后,我自觉加入“情系汶川、传递爱心”的行列,积极向灾区捐款,交纳了“特殊党费”,并用文字述说一名党员对祖国的挚爱深情,对战友兄弟的绵绵牵挂,写出诗歌《抗震救灾有感》《中国不哭,中国加油!》,相继发表在《中国当代文艺网》《金鹰报》《山西广播电视报》《临汾日报》。

  庚子战“疫”中,我像一名“冲锋陷阵”的“士兵”,把笔变成了抗击疫魔的“刀枪”,把诗文变成了射向疫魔的“子弹”。战“疫”期间,我写了《那一刻,我流泪了》《战“疫”中你们最美》《春雨霏霏迎英雄》《英雄的眼泪》《一份合格的答卷》《直把白衣作“战袍”》等25篇抗击疫情诗文。这些作品,先后发表在《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报》《临汾日报》《火花》《西部散文选刊》《平阳方志》等报刊,并收入《山西文艺界战疫作品集》,抒发了对祖国的挚爱之情,述说了对勇士的敬佩之情,表达了对英雄的赞颂之情。

  一句誓言,一生作答。我时刻提醒自己:恪守初心,矢志不渝!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