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
王调忍
原野被春风拂过,被春雨洗过。万物像疯了似的生长,惊起一片墨绿。五月,就在这片墨绿中风风火火地赶到。如火如荼的五月,也是春耕的季节。虽然,五一节是劳动者的节日;但农忙的人,一刻都不愿停下来。善良淳朴的农人深知,唯有辛勤地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从古至今,亦是如此。
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也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五月正是给各种豆子除草施肥时,陶公虽然早出晚归地劳作,却怡然自得。完全沉浸在这方天地间,可见劳动带给他的幸福,不仅是身体的感知,还有那份美好的心情。劳动本身就是一种享乐。
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观刈麦》把五月的农人劳作描写得淋漓尽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农人终年没有闲暇,五月就更忙了。瞧,这一家子。女主人带着孩子,拎着饭菜茶水,送给地里干活的男主人。此时,天气也慢慢热了,脚踩大地,是一股热气的熏蒸,背对太阳,是炙热的烘烤。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只想好好抓住春耕的时光。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向往美好的生活,劳动的创作似乎让他忘乎所有。看到妻儿送来饭菜,青天为幕地为席,就在田间地头用餐,一副劳动之余,幸福满足的模样。
宋代范成大也写下了许多农人劳作的田园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五月,不仅梅子黄了,麦子也黄了,油菜也熟了,秧苗该插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田埂劳作,只有寂寞的蝴蝶翩然飞过。不仅白天忙,晚上同样也没闲着。他继而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连孩子也在劳作中,获得了满满的参与感。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难怪人们常说: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来源。
《左传》有言:“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传承的美德。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也是辛勤的劳动者,让浩瀚的荒原变成了千亩的良田;是艰苦的劳动者,让曾经的险滩恶水变成了如今的青山绿水。
劳动,让我们创造了幸福的家园。
劳动,让我们对明天充满了向往。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