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中秋月
□ 刘云燕
巴金先生有一篇作品,名为《月》。他写道:“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中秋节,月朗星稀,我凭栏望月。我有多久没有凭栏望月了?城市的夜晚,灯光璀璨,似乎月光已经显得微不足道。可是,那些凭栏望月的时光,想来,竟然是如此美好。
中秋月,最宜读书。拧亮床头橘色的灯,我沉浸在书香里,和书中的先贤智者,进行着超越时空的对话。有时候,越读越兴奋,越读越迷醉,直到月上三竿,时间已经不早了。拧灭了台灯,窗帘没有拉上。此时,夜晚宁静极了,晚风习习。明亮的月光,在我拧灭灯光的瞬间,如水般涌过来,我也沐浴在一片明亮的月光下。此时,那月光温柔。它跳跃在我的身上,我身边的书上。回望我的小床,正是“半床月光半床书”,充满了意境之美。此时,我多想邀月光起舞,飘飘然般。
中秋月,最宜旅行在路上。那年在上海外滩,恰好遇到中秋节。圆月如水,缓缓地升起。外滩上灯火迷离,似乎也不影响月光的美好。我站在外滩旁,听着江水涌动,看着人流如织,在熙熙攘攘人群中,突然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此时,我仰头看着月光,想起了生命中的很多人。他们的微笑,他们的帮助。此时,他们也一定沐浴在相同的月光下,此时的他们是快乐呢,还是忧伤呢?那晚的月光,似乎有一丝丝清冷,照在人身上,如披着一层霜。风景很美,只是如果能有相爱的人在身边,才是真正的幸福。
中秋的月光是迷人的,尤其是在雪山下。那年远行亚丁稻城,洛绒牛场最美的风景是月色下的央迈勇。天气晴朗,入夜后,你从帐篷的小窗里可以看到一轮明月挂在雪山的上方。月亮好圆好亮,似乎积攒了充足的能量。月圆时分,月光给整座雪山,给牛场镀上了一层美丽的银光,此时的雪山在月光下更显得威严而宁静,你看到那幅画面,尽管不能完美地拍下来,却会终生难忘。
中秋夜,宜在乡村。乡村的月夜也是极美的。坐在乡下的院子里,我微微地闭上眼,感受着凉爽的清风。四下里极为安静。小虫儿似乎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远处池塘里的蛙“呱呱”地先叫了几声,似乎是这场演唱会的报幕员。接着,一种很婉约的声音响起来,恍若天籁。这时节,自然万物,甚至月亮、星星,都在聆听。突然,远处的几声狗吠,打破了这种美好。接着,村子里的狗三三两两地叫起来,池塘里的蛙也不甘示弱般继续“呱呱”地叫,小虫子的声音变小了。月亮将如水的光芒浸润下来,似乎天地万物都沐浴在星空下。
古往今来,人们赋予中秋圆月极美的祝福。人们憧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渴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光,从古至今,都代表了一份美好的希望、甜美的祝福以及深沉的思念。
中秋夜,让我们凭栏望月,找寻生命中很多美好的回忆……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