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家大院
□ 靳凯程
不同的时代给予了人生不同的舞台,却磨砺出一个家族薪火相传的精神内核。于我而言,尚无法追溯太远,只得循心而往,把追寻的笔触就近取材,将坐标的原点趋于固化,以此探究延伸,这便是我家的大院——靳家大院。
缘起:大院是晋商的守土情结
我家大院位于霍州市大张村,距霍州城东八里许。大院的修建者是一位老晋商,按辈分论,我应称其为天祖父。听长辈们讲,天祖父最早在南县(今运城一带)做染坊和布料生意,深受晋商文化影响,将诚信二字奉为圭臬,创业勤奋,把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十分火爆,很快便在周边小有名气,积累下不少资产。山西人素有强烈的守土情结,日子富裕了,往往会优先选择建个院子,把根和魂扎下来。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孔家大院都是典型的例证。而我的天祖父也深受这种思想影响,在事业小成后通过镖局将所挣钱财一并运送回大张村,费了番心思,终于修建起这座靳家大院。大院建造精美,做工讲究,院前院后,均由大块青石板铺成,每块青石板面积约有一平方米。大门两侧有一对青石猴,据老人们讲,其寓意为辈辈封侯,希望子孙后代都能功成名就。大门一般在迎接贵客或有红白喜事时才开放,平时出入均走东侧小门。走进大门,前院为一个大会客厅,用于招待贵客。穿过前院东侧的小门,则会进入院子的花园,花园面积不大,但小巧别致,供人们闲暇赏景聊天。穿过前院走进后院,为家人的住所,呈四合院式布局,坐北朝南的二层建筑为主房,上有阁楼,东西两侧是厢房,上有绣楼,院中集木雕、砖雕、石雕于一体,极为精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天祖父过世后,我的高祖父受其影响,子承父业,继续从事染坊生意,生意同样兴隆。据村中老人讲述,高祖父是一个积德行善、勤劳质朴之人,时常帮助一些家境贫寒之人,谁家有了麻烦和困难,他总会第一个站出来施以援助,他还经常教育后人,“人无论怎样,都不能忘本,亲戚邻里的事,能帮就要帮。”大张村有一个大张堰,是村里人平常休闲娱乐的场所。到了夏天,此处更是欢腾一片,小孩子成群结队,在堰中戏水、捞鱼,不亦乐哉。而当小孩子捞上鱼后,不忍杀生的高祖父总是用几个烧饼或一些零钱在小孩子手里买到鱼,再亲自去水边将这些鱼儿放生,一生行善,被称为村中的“大善人”。他的故事,村中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仍耳熟能详。
缘承:大院是先人的爱国情意
较之他的祖辈们,曾组父的童年无疑是不幸的:日本侵略者的战火无情地肆虐在中华大地,每一位华夏子孙都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家中独子的曾祖父将这一切看在眼中,怀着一颗爱国之心,立志要参军。担心父母阻挠的他,偷偷联系村里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小伙,瞒着家人溜了出去,离开了大院,跟随部队到了如今的呼和浩特市,成为一名军医。由于年龄较小,学识尚浅,曾祖父开始时只能从事药物搬运、伤口包扎之类的简单工作,枯燥且繁重,可是他不仅没有一句怨言,反而总是暗暗责怪自己能力不足,一心渴望发挥更大作用。终于,他一丝不苟的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打动了一位加入反战联盟的外国军医,这位军医将所学化验技术倾囊相授。
1960年左右,我的曾祖父荣归故里。面对着分别多年的老院,那些熟悉的场景和画面一如往昔又恍如昨日,饱经风霜的他已是热泪盈眶。如同天祖父一样,曾祖父带着他的所有收获,在家乡建起了他心中的“靳家大院”——组建起霍县人民医院最早的化验科。投身于医学事业,将自己的青春和才干,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自己的家乡。
“勤劳成才,不忘家乡。”这种家族文化影响着一代代人。
到了我的爷爷辈,家中有了四个孩子。怀揣着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他们大多数选择成为一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不辞辛劳,埋头苦干,默默为大院争光、为家乡奉献。
缘续:大院是时代的奋进情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紧随其后,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相继开放。下海经商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人生选择,我的二爷爷,就是其中之一。创业初期,他在浙江做图书和报纸推销,由于人生地不熟,又没有经商经验,年轻气盛的他处处碰壁。据他讲述,平均每天都有三四次被拒之门外,很多次事先约定好的见面,都被对方放了鸽子,很多次事先讲好价钱,对方又临时改变主意,曾有大批的教辅资料在自己手中成了废纸。最难的时候,居无定所,身无分文,独自在陌生的他乡,他不止一次地想要放弃,想要回到大院。
但是不甘平凡的他没有放弃,他想起自己从小所受到的教导,想到了几十年前他的祖父、曾祖父是怎样白手起家,创造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想到了他从小生活的大院是经历怎样的艰辛困苦建造起来的。就这样,他秉承诚信经营的原则,不断尝试新的经营方法,终于,他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他带着家人走出了大院,在几千里之外的温州置了业,买了房,安了家。
二爷爷的三个儿子,也就是我的叔叔们,接过了父辈的接力棒,然而他们的理想,并不局限于将售卖教辅用书的生意做大做强,他们渴望开辟属于自己的事业,三人不但把积攒下的钱全部投入,而且又通过银行贷款,注册成立了企业——扬光教育集团,从事理化教学实验仪器的研发和生产,他们虽然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为了将企业做好做强,白天建造厂房、调试设备、寻找销售渠道,晚上又挑灯夜读,重新学习数理化原理知识,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改进仪器。在经历了资金困难、产品打不开市场等挫折后,他们越战越勇,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近几年,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还在杭州成立了研发中心,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产品供不应求,作为总经理的大叔还受邀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的采访。他们成了新晋商的杰出代表,但他们也没有忘记家乡,一方面带领家乡人走出去共同创业,为家乡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一方面通过捐资捐物为大张村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我的父辈们都走出了大院,现在的大院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大院已经破旧了,但大院家风和家族文化永远烙在每个后人心中,会被一直传承和发扬。奋斗的人生最精彩!当家运与国运紧紧相牵,新一代靳家大院走出的年轻人,正在时代的奋进征途中建造着一座座精彩纷呈的“靳家大院”。
长辈们的故事讲完了,而我,作为新一代大院文化的继承者,将铭记勤劳致富,勇于开拓,不忘家乡的精神,用自己的努力拼搏,书写大院文化新篇章。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