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 乡 婚 宴

2024-05-25 11:08: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故 乡 婚 宴

□ 杨凤鸣

  山西晋南,汾河西畔,有一个叫申村的古村落,那是我的故乡。

  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记忆中,一入冬门,农活渐少的人们便把儿婚女嫁的事情提上日程。婚宴一般要连办3天,正日子那一天,早饭是蒸饭、饸饹面,午饭坐席。多少年了,虽然饭菜的质量不断提高,可这种习俗却从未改变,如一幅永不褪色的风景,红红火火亮在乡间小院。

  婚礼的日子定下后,提前几天,男女双方家就依照大约能来的宾客数量,开始磨面、碾米、割肉、买菜地忙碌开了……正日子那一天,鸡才叫头遍,帮忙的人就陆续前来,依照总管分派的活儿,各就其位。

  8点左右,客人们一拨一拨,拖儿带女,搀老扶幼地来了,在主家热情地招待下,说说笑笑进了院子。顿时,小院里像集市一般热闹起来。有时,在同一个婚宴上,会遇见自己的亲戚、朋友或熟人,多日不见,高兴地不得了,只顾了说笑问候,直到总管在那里高喉咙粗嗓子地吆唤先吃饭先吃饭,才你拉我拽地上桌。一上桌,端盘子的小伙子便端上热气腾腾的饸饹面,随后又端上多半碗蒸饭。饸饹面、蒸饭一清一粘,吃得人们啧啧称赞。

  中午12点左右开席。席有四碟八碗、重六、重八之分。四碟八碗即四个盘子菜,八个碗菜;重六即六个盘子六个碗;重八自然是八盘八碗了。盘子里的菜大多是现场炒,菜品不一,因人家而异。过油肉、莲藕、蒜薹、虾酱豆腐、拔丝红薯等等,都上过盘子。碗里的菜,大多是提前做好的,如酥肉、丸子、肘子、排骨等,到时候在笼里馏热,浇上调好的清汤就可上桌。最后上桌的大多是醪糟蛋花汤(后来有小汤圆汤、丸子汤等),这碗汤上桌后,所有的菜就上齐了。

  坐席,不像蒸饭饸饹面一样单调。因有了酒的参与,丰富多了。随着“来了,来了,接着,接着……”的吆喝声,凉菜、热菜、盘子、碗,一个接一个地摆上了桌子。“满上,满上,敬您老一杯”“我干,您随意”“鸡,虫,杆子”的互敬、行令声溢满院里院外。乡村人喝酒不讲究酒的好赖,用他们的话说“咱喝得是高兴”喝到兴时,连盛醋的羹碟也成了酒具,漾漾的一碟,顺口而下,“真过瘾,真过瘾”,脸红脖子粗地笑成一团……不过,无论多么“得意忘形”,根植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规矩是不变的,客人上座,陪客旁座,如这一桌没外客,当然是年长者上座了,每道菜上桌后,年长者未动筷时,其余的人是不动的,软的,稀缺的,往老人孩子面前放,敬酒时,主人敬宾客,晚辈敬长辈,有不懂事的娃娃“挑三捡四”,也会被大人“粒粒皆辛苦”耳提面命……就这样,一排子下来,一排子又坐上去,坐席从中午开始,直吃得日落月起,星星满天。

  记忆中,七八十年代的宴席,盘子碗里多以白菜粉条为主,90年代后,菜里的猪肉多了起来,盛菜的器具也由细瓷碗代替了粗瓷碗,小瓷盘代替了大瓷盘,进入21世纪,鸡鸭鱼肉、各种海鲜也上了餐桌……故乡婚宴折射出中国农村的点滴变化,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