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进饺子里的爱
□ 辛宇卉
在北方,无论是重大节日还是特殊时刻,饺子一定是餐桌上的必备佳肴,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家庭团聚和温馨的象征。
从小到大,吃过无数回饺子。不同馅料、各种形状的饺子,总是与那些值得纪念的日子联系在一起,满足了我的味蕾,留下了温馨的回忆。那些深情的时光,仿佛也染上了温暖的光晕。记忆中最美味的,还是母亲亲手包的饺子。其实,母亲做的饺子,也没什么特别的,但经她的手一加工,好像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儿时的春节,当震天的鞭炮,将我从睡梦中唤醒的时候,饺子帘上已经整整齐齐摆满了饺子,那是母亲早早起来就包好的。看着那一个个饱满又俊俏的饺子,朦胧的睡意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三下五除二钻出被窝,穿上过年的新衣服。等饺子煮进锅里的时候,我凑到跟前眼巴巴地看着。第一锅饺子煮好时,母亲总是让我们姐弟几个先吃,只见一阵筷子飞舞,盘子很快就见底了。她边煮第二锅,边满足地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吃了新年的饺子,仿佛给身体注入了满满的活力,我们一个个活蹦乱跳地找小伙伴疯玩去了。
上初二那年,我因为生病请假回家。母亲领我去村里的诊所瞧病,大夫检查完说扁桃体发炎,需要输液。等陪我输完液回家,母亲看我蔫蔫的,就问我想吃点什么。学校的伙食一向清汤寡水,于是我说想吃饺子。要知道,那时候,一般只有年节或生日才能吃到饺子。没想到,第二天,母亲真的给我包饺子吃。我躺在床上,看着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着,她剁馅、和面、擀皮,然后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包起了饺子。母亲包得那样熟稔,那样认真,她的侧影看上去那样安详,那样温柔。
那天的饺子分外香,我一口气吃了二十多个,不仅有鸡蛋韭菜独特的清香味,还有母亲满满的爱。等一盘饺子下肚,我也有了力气和精神。母亲当时包饺子的画面,长久地留存在了我的记忆里,每当想起,我的心底就会生出几分柔情。起起伏伏的日子里,生活的风浪袭来的时候,我都会默默告诉自己,先安定下来,好好吃饱饭再说。
后来,我跟母亲学会了包饺子;后来的后来,经常包饺子给儿子吃。儿子时常调侃:“老妈,你做饭手艺一般,但饺子包得特好吃!”有了儿子的肯定,我包饺子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经常揣摩着包各种馅的饺子。
岁月流逝,母亲的腰弯了,腿脚也越来越不灵便了。不知从何时起,母亲很少包饺子了。又是一个周末,我和大姐相约到父母家包饺子,炒鸡蛋、煎猪肉、择韭菜,将茴子白焯水剁碎,饺子馅一会儿就准备停当了。就像小时候母亲给我们包饺子一样,我们围坐在一起,边聊家常,边包饺子。如今,亲手为父母包饺子,包的是我们用心烹调的馅料,也是光阴沉淀下来的深意。
饺子,不仅仅是一种深受男女老少喜爱的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家的象征。每一次跟家里人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的经历,都沉淀为温馨的家庭记忆,美味在唇齿间流动,爱在谈笑中延续。把爱包进饺子里,给父母盛一碗香喷喷的饺子,就让这特殊的仪式感,为生活增添几分至味与祥和。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