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时光的异乡人 ——读诗集《陶健诗歌:闰七月的孩子》

2025-04-25 10:24: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时光的异乡人

——读诗集《陶健诗歌:闰七月的孩子》

□ 陆哲晖

  《陶健诗歌:闰七月的孩子》是一部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诗集,收录了作者陶健近年来精心创作的200余首现代诗歌,是一部作者阶段性总结的著作。元旦闲暇,开卷闲读,居然一时不忍释手……心下有感,便提笔来信马由缰。

  初逢:踏入闰月的神秘序曲

  当目光初次触及《闰七月的孩子》,诗题便如一扇通往隐秘花园的窄门,悄然开启了一段未知旅程。

  闰七月,这一在常规纪年秩序中偶现的特殊时段,打破了时间匀速流淌的表象,宛如平静湖面突兀而起的涟漪,为整首诗蒙上了一层朦胧而诱人的面纱,也为整部诗集的淡远情思奠定了真善美的、浅浅悲剧美的基调。诗人以一种近乎宣告命运的口吻,将主角——闰七月的孩子,推至聚光灯下。闰月,是多余的月份,闰月出生的人,就是多余的人?!这一疑问,蕴含着宿命感,仿佛浩瀚宇宙在既定的运行轨迹里,特意为这孩子标注了独特记号,使之脱离平凡生辰的队列,开启别样人生篇章。没有冗长铺垫,简洁有力的生命一问,如同敲响一记洪钟,唤醒读者心底对特殊境遇、特殊生命旅程的探寻欲望,在瞬间抓住人心,使人们步步深入诗境。

  意象:构筑梦幻与现实的灵犀之桥

  随着阅读深入,诗中的意象纷至沓来,宛如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搭建起梦幻与现实沟通的桥梁。

  月光,这一文学史上永恒的温柔意象,在此被赋予了新的意蕴。它不再仅仅是夜的伴侣、思乡的寄托,对于闰七月的孩子,月光化作了专属的馈赠。诗人笔触细腻,好似大自然在无声的夜晚,悄悄为之披上一袭隐形的华裳,赋予他们额外的人生感受、恩泽与守护。这层月光,让孩子在成长路上,即使独处黑暗,也有一抹清辉相伴,暗示着他们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宁静与敏锐,能捕捉到生活细微处隐藏的美好,与天地自然的韵律保持着更紧密的共振。

  再看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蒲剧当下的一首,那是岁月的记事本,镌刻着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记,传唱着生命的坚强、生活的悲喜、生存的不易,是华夏民族古老智慧的沉淀、血脉赓续密码。闰七月的日子,生辰在旧历书上的呈现变得模糊,恰似一首传唱千年却磨损了歌词的古谣。这模糊里,有身世界定的暧昧,在现代公历纪年主导的日常里,闰月生日仿若时空的差错;但同时,又晕染出诗意的光晕,它如同历史深处飘来的悠扬曲调,诉说着个体与古老时序的不解之缘,承载着先辈对时间、对生命循环往复的敬畏,将个体生命坐标嵌入宏大的历史脉络,拓宽了生命的景深。

  还有诗中提及的“夜晚”,这一意象极具延展性。它是物理时间上的盈余,更是心灵空间的无限拓展。在这些额外的夜晚,生命得以摆脱喧嚣纷扰,拥有独处静思、与灵魂对话的契机。夜空宛如一面巨幕,繁星是闪烁的字符,书写着宇宙的奥秘,闰七月的孩子仿若被特许解读密码的信使,于静谧中探寻,让梦想在夜色掩护下破土萌芽,挣脱世俗既定框架的束缚,向着无限可能伸展。

  情感:生命在时光弦索上的变奏

  诗行之间,情感的脉络如洋底潜流,蜿蜒涌动,演绎着生命在时光弦索上的精彩变奏。

  起始之处,生于闰七月带来的是懵懂的异样感。面对周围人按部就班的生日庆祝、年龄认知,发觉自身生辰的格格不入,恰似雏鸟破壳而出,却发现巢穴迥异于同伴,心中涌起惶惑迷茫。这种异样并非全然消极,其中潜藏着对自我独特性的朦胧觉察,是生命觉醒的一种,如同混沌宇宙大爆炸前的那一丝颤动,孕育着无限可能。

  随着年岁增长、心智渐开,在“多出来的夜晚”滋养下,情感转化为对独特身份的珍视。他们开始意识到,闰月生日并非负担,而是上天私藏的礼物。这多出的时光,是成长的“秘密花园”,任由思想的繁花肆意绽放。他们在旧历书的褶皱、月光的呢喃、星的私语中,挖掘专属宝藏,编织只属于自己的梦想锦缎,以无畏勇气抗衡世俗规范对个人生命节奏的同化,奏响个性张扬的激昂乐章。

  终了时分,“守着闰月的秘密”,情感升华至与生命秩序的和解。此时,闰七月不再是引发困扰、标新立异的符号,而是内化于心的力量源泉。看透生辰背后是宇宙运行偶然与必然的交织,以从容豁达姿态接纳这份别样馈赠,将其融入生命底色,宛如树根抱紧大地深处的岩石,汲取养分,稳固生长,静静书写独属闰七月孩子的生命传奇,于无声处彰显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与礼赞。

  语言:简约笔触勾勒深邃乾坤

  《闰七月的孩子》在语言锻造上精美,以简约笔触勾勒出深邃乾坤。

  诗句用词极为凝练,毫无冗余拖沓,仿若工笔画师笔下的线条,每一笔都精准到位。一个词,刹那间激活画面,仿若黑暗中火柴擦出的希望火花,赋予静态场景以动感活力。没有长篇累牍的环境渲染、心理剖析,却凭借关键动词与名词的精巧组合,像一把锐利手术刀,直击人生本质,挑破命运的神秘面纱一角,让读者不禁屏气敛息,沉浸于对生命走向的深沉思索。同时,诗的语言节奏把握精妙。短句为主,明快利落,契合闰七月打破常规的突兀感;偶有长句舒缓调剂,在一唱三叹间,拖慢节奏,宛如古乐行至抒情章节,余韵悠长,给予意象充分的铺展空间,让读者有时间沉浸于岁月的醇厚、身世的幽微,一张一弛,使得整首诗的阅读体验如乘舟泛于江河,既有湍急处心跳加速,又有平缓时悠然赏景,牢牢牵引读者情绪,穿梭于现实与诗意的两岸。

  回响:穿越个体,叩响生命的宏大之门

  读完《闰七月的孩子》,余音绕梁,它的魅力早已超越对个体命运的刻画,进而叩响生命的宏大之门。一方面,它唤起每个人内心深处对自我独特性的珍视。在社会标准化、模式化洪流里,人们常被削足适履,归入各类既定范畴,而此诗似一记警钟,提醒我们生辰、出身仅是外在标签,真正的生命价值在于挖掘、拥抱自身与众不同之处,像闰七月孩子珍视闰月馈赠般,守护内心梦想火种,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能踏出专属人生舞步。另一方面,它是对时间秩序与生命多样性的深度礼赞。闰七月作为时间长河中的变异节点,象征着宇宙运行的灵动与复杂,诗人借闰七月孩子的视角,展现生命在非典型环境下的蓬勃生长,启示我们应敬畏时间的丰富层次、接纳生命的多元呈现,在历史与现实交织、常规与例外碰撞的舞台上,欣赏每一幕精彩演出,构建包容和谐的生命共同体。

  《陶健诗歌:闰七月的孩子》是诗人馈赠给世界的灵犀密码,透过它,我们于时光褶皱深处,聆听生命私语,重拾对个体、对世界、对生生不息宇宙的热爱与敬意,踏上永无止境的心灵探索征程。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