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万字书写蒲剧泰斗的艺术人生
□肖红鸽
一部承载蒲剧艺术大师励志人生、启迪人们灵魂的大型人物传记——《蒲剧泰斗阎逢春》,已于近日在临汾新华书店以及各县(市、区)新华书店面世。此书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推出,运城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孙建强潜心创作。这部33万字的人物传记较为系统详尽地讲述了阎逢春数百个感人至深的艺术人生故事。
阎逢春1917年出生于运城市盐湖区西姚村的一个蒲剧世家,自幼随父学艺。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晋南之后,他前往西安,投奔于辛亥革命元老之一、著名爱国人士景梅九先生麾下的晋风社和虞风社,在西安及大西北红极一时。其间,他遭遇了“倒仓”(变声期)失败的巨大打击,但不为磨难所屈服,练就了“复音”发声法,奇迹般重返舞台,并发明创造了戏曲表演的“帽翅功”“髯口功”“梢子功”“靴子功”等多种戏曲功,在全国戏曲界广为传承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阎逢春在临汾晋南蒲剧院工作近20年。其中,他作为骨干主力成员,多次应邀全国巡演,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与其他蒲剧艺术家们一起创造了蒲剧史上的诸多辉煌,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梅兰芳、周信芳、梅葆玖等多位戏曲艺术家的首肯和赞扬。阎逢春作为蒲剧“五大名演”之一,创造了独特的阎派艺术,流传至今。阎逢春是一代蒲剧宗师和泰斗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生涯是一部蒲剧发展简史。
《蒲剧泰斗阎逢春》作者孙建强以10个篇章、44个章节篇幅容量,向人们讲述了阎逢春一生中的数百个故事,精心筛选富有人文内涵的素材,挖掘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精髓,完成了这部兼具史料性和可读性的人物传记。书中还包含11个阎派代表性唱段的珍贵曲谱。这些原汁原味的蒲剧老腔老调记录,为传统戏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赋予本书较高的艺术典藏价值。书中特别设置了独特的阅读引导系统:每个章节开篇配有点睛题记,结尾则以四句可吟唱的唱词作结。这种创作手法让厚重的艺术史变得朗朗上口,别有韵味。
在中条山脚下的一处陵园里,阎逢春铜像上的四个大字“蒲剧泰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在临汾各新华书店里静静陈列的人物传记《蒲剧泰斗阎逢春》,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大师的生命。一位80多岁的王姓老人读了此书之后,由衷地感慨:“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是阎派艺术的基因库。”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教授郭晓春读完《蒲剧泰斗阎逢春》之后由衷地写道:“阎逢春大师的一生给我们印证了一个‘成功公式’:深度专业度+危机转化力+文化根脉感+职业信仰值=不可替代性。在当今,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创业,若能将这四点融合,便能在各自领域实现从熟练工到‘大师’的跨越,这正是阎逢春留给时代的终极启示。”
阎逢春对“专业”的极致苛求,把“熟练”逼成“绝活”,把“危机”转化为“能力”,把“舞台事故”变成“经典瞬间”,把“谋生”活成“使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走进新时代,记载着一位艺术大师人文、职业、技能素养的《蒲剧泰斗阎逢春》正穿越时空,叩击着人们的心弦,温润着人们的心灵。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