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立冬 藏与暖的智慧

2025-11-07 10:12: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立冬 藏与暖的智慧

□ 韩亚丽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是季节的转折,亦是大自然写给岁月的一封信。它以清冷为笔,勾勒出冬的轮廓,却在字里行间藏下温暖的伏笔。

  立冬前两日,清晨推窗,风已挟着寒意扑面而来。那是冬的问候,以凛冽提醒我们:万物开始收藏,时光渐入静谧。田野里,稻谷早已归仓,覆霜的土地如一幅留白的水墨,极简,却蕴着对来年的期盼。路旁的菊花敛起艳色,将最后一抹生机藏进脉络,仿佛在为梅的绽放悄悄蓄力。天穹高阔,雁阵南迁已久,唯余几缕流云,似凝住的棉絮,衬得那蓝,愈发澄澈而远。

  立冬有三候,是自然写就的短诗。一候水始冰。晨起塘边,水面结起薄冰,阳光一照,折出细碎的光。伸手轻触,“咔嗒”一声,冰棱碎裂,底下仍是活水脉脉——原来寒冷之中,也藏着不肯屈服的温柔。二候地始冻。泥土渐硬,踩上去“咯吱”作响,那是大地在收紧筋骨,将养分锁进深处,待春阳一照,便顺着根须,漫成一片新绿。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古人浪漫,说野鸡入水化而为蜃。那不是消失,而是换一种方式存在——生命如此,万物如此,蛰伏,也是一种延续。

  人们总爱将吃食嫁接到节气里。立冬也好,冬至也罢,总少不了一盘饺子。对于70后的我们这一代,乃至父辈祖辈,那时物质的匮乏,生活的清苦,似乎总对饺子怀着一份特别的情意。年节吃,喜事吃,客来吃,团圆吃,仿佛只有那枚小小的面团,才包裹得住我们说不清道不明的厚重情感,才能暖热丰盈我们的味蕾。

  立冬的智慧,是藏与暖的平衡。大自然的“藏”,是落叶归根,是动物蓄膘,是静默中积蓄力量。于我们,立冬之“藏”,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藏好身体——莫再贪恋风度,秋裤该穿就穿;藏好能量——告别冷饮凉菜,多进热汤热饭;藏好心绪——敛起浮躁,远离无谓的喧嚣。它教我们在寒冷中学会收藏:收藏阳光的暖意,收藏食物的香甜,也收藏家人的牵挂。那些藏在习俗里的传承,藏在食物里的耐心,都是对“冬藏”最美的诠释。就像泥土中的种子,看似沉睡,实则默默数着春天的脚步。立冬不是终点,而是时光慢下来的节点,是乐曲中的休止符——短暂的停顿之后,是更从容的乐章。

  暮色四合时,风愈发紧了,却吹不散屋内的暖意。餐桌摆开,饺子的热气、汤的香气、家人的笑语,在清冷的空气里交织成一张网,把寒意挡在外头。我夹起一枚饺子,忽然明白:立冬的智慧,从来不是与寒冷对抗,而是在寒冷里种下温暖的种子。是深信“冬天来了,春天便不远”的笃定,是懂得在蛰伏中积蓄、静候绽放的勇气。

  窗外的风,依旧吹着,却不再刺骨。因为心里清楚:这立冬的冷,是为了让我们更用力地拥抱温暖;这万物的藏,是为了来年的春更热烈地绽放。

  愿我们每个人:有衣暖身,有食暖胃,有人暖心。在这缓缓的冬日里,把日子过成一首冒着热气的诗。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