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出宜昌市区进入三峡专用公路,一直飞驰而去。在公路入口处有武装警察把守,非常庄严。可是见大坝的安全保卫工作极其认真,不容忽视。
据同行的导游肖小姐介绍,三峡公路1994年开工,1996年完工,历时三年修建而成。全长28.5公里,40%由桥梁隧道组成,种类之多素有中国桥梁博物馆之称。其中木鱼槽隧道全长3610米,地质结构由非常坚硬的花岗岩构成,工程之大、之难、之险为当时国内第一。
整个公路修建于群山峻岭之间,宛如一条腾空的巨龙飞向云端山巅,忽穿山飞峡,又入云破雾,惊险异常。车行之上,山高沟深,灌木浓密,青山屹立,江水碧阔,鲜有人烟。
咋想,深山之中,无地可耕,不适人居,怎有人家?
其实不然。远处望去,对岸江边居住人家星星点点,房屋建设鳞次栉比。一无果林二无地,他们凭什么生存发展?渔业?令我想起“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诗句。难道千年之后,江边渔民还是原生之态?但看江水汹涌湍急,整日机声隆隆,所渔何养?正恍惚之间,车过之处见有人正在房前屋后的席地小坡之上修理禾苗,这岂是田园?或是桃园?
据导游肖小姐介绍,三峡大坝经几代人的论证,历时一个世纪,可谓“千呼万唤”、“大器晚成”,堪称世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大坝集防洪、航运、发电三大功能于一体,围湖养鱼、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并举,变水 患为水利。似乎险江露狰狞,其实不知也温柔!
同时,大坝也是世上最大的人工旅游景点。千里峡谷变平湖,一坝封喉锁江龙!在高台眺望,由导流明渠修建而成的五级船闸落差135米,与大坝水流兵分两路各负其责,航运发电由此而生。与大坝等高185米观境台如一艘巨轮航行于江水湖面……坝体伟然,水碧湖静,一望无际。原开山之处,草木丰茂,山水一体,雾绕云栖,风景如画。游客之中,碧眼金发,高鼻黑肤,比比皆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如织如潮。想必旅游收入一定可观。我们一行30余人前后仅两个多小时就将4000多元贡献给了祖国三峡。这且不说,三峡现有26台发电机组每天发电量3亿多度,相当于全国总发电量的九分之一,这是一个可喜而又惊人的数据。其能量足可供一个中等国家全国之用。现在我国国力增强,各个水电建设星罗棋布,加之同时大力开发的风能、核能、太阳能、沼气能多能并举,我们祖国实现高发展、低排放的美好时光指日可待。自2006年三峡大坝并网发电以来,已将1800多亿元的建设费用赚了回来。效率之高、成本之低,前所未有。建设大坝,点石成金,一本万利。国之运、民之幸、峡区人民之福也!
峡湖之域,林披石山,非黄土之垣。可见围湖可使生态破坏之虑不是信也!华夏儿女,岂能坐失良机?三峡明珠乃上帝造化,因势利导为我所用,造福子孙后代,功在千秋!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浮云当空照。在导游肖小姐甜美的土家族民歌声中,我们踏上了归程。三峡大坝如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在我们的身后渐行渐远,高耸云端,照亮天空。(刘启堂)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
下一篇: 大学生村官写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