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月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大学生活。在开学典礼大会上,与周总理当年同时期留法勤工俭学、年逾八旬的校长吴玉章首先致词,介绍新从南京大学调来协助他主持学校党政全面工作的郭影秋,说“他很能干”,勉励我们珍惜青春,奋发努力。郭是江苏铜山人,受过高等教育,建国后担任云南省省长,数年后主动要求转到教育战线工作,受到周总理的赞许。总理曾对云南籍的辛亥革命老人李印泉先生说:“你们贵省的省长郭影秋,不愿做省长,自告奋勇要求到大学去工作”。
郭校长治校有方,成绩突出,后被任命为北京市委书记,同时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的原有职务。1965年秋,我们大三学生奉命赴北京郊区延庆县苏家坨公社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被分配到后沙涧村担任“四清”工作职员,老校长吴玉章不顾年迈体弱,还专程到农村看望下乡师生,使大家备受鼓舞。
1966年6月中旬,我们从社教驻地返回学校。八九月间,中央领导同志邓小平、陶铸、周总理等先后来到我校师生中间调研,在一次全校师生员工集会上,周总理讲话后还挥臂指挥全场高唱革命歌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翌年1月6日晚,作为人民大学学生组织的代表,我同部分高校学生代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医卫界的代表一行约20人,一起乘车来到中南海,在一个小会议室里等待周总理的接见。时针已指向午夜12点半,只见周总理神采奕奕健步走进会议室,因我坐在套间靠门的位子上,周总理首先向我伸出了手,由于激动、兴奋,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连忙站起来同周总理握手。总理依次同与会者一一握手后,就在我们对面沉稳地落座。看着与会人员花名表,总理依次叫着每个人的名字,并简要地同每个人交谈几句。当总理叫到我的名字,我连忙应声,在谈到组织学生军训时,总理说:军训是毛主席提议的。师大、清华、北大、地质、航空等院校从1月9日开始军训。军政训练主要靠你们自己,由少到多地进行,比较扎实地发展。你们现在有好的条件,有利条件多。这时总理的秘书说,由于连续工作,总理没有休息好,总理动情地说:现在这样忙,哪里谈得上休息!有压力,革命精神就培养出来了。没有压力,我是封建家庭出身,怎么走到革命队伍里?周总理还说,希望你们要做到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结合,学会实事求是地分析处理问题。此外,周总理还就社会科学、医疗卫生和有关干部等问题作出明确指示。这时,时针已指向凌晨两点多了。在近两个小时的接见中,我们亲眼看到,秘书工作人员有几次走进总理,请他处理紧急公务,有一次甚至不得不中断谈话,离开会议室。亲眼目睹总理那忙碌的身影、匆匆的脚步,亲耳聆听总理那坚定的声音、谆谆的教诲,崇敬、钦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敬爱的周总理离开我们整整34年了!回想起当年从广播里听到噩耗时,我正在翼城县一个小山村下乡,不由使我痛哭失声,泪流满面。我与周总理的情缘,今生今世永远难舍!登载总理逝世的报纸,我至今珍藏,伟人的塑像和《选集》在我的案头摆放,遇到有关总理的书报杂志,每每欣然收藏,精心撰写的系列论文入选、出版,饱含深情的书法作品屡屡获奖,待人处事,总以伟人为楷模,与学子交流,后生们甚至争相以和我握手为荣!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早已镌刻在我的脑海里,融化在我的血液中,犹如永不熄灭的灿烂火炬照亮前程,引我奋进!(李根生)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