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的礼物

2010-01-31 21:1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也就是八九岁的样子。记得那一年过年,大年初一早早吃罢饺子,天还没亮,在父亲的带领下,走街穿巷去拜年。走着走着,就走到一个陌生人的家里,那人也就五十多岁,带一副近视眼镜,说话和蔼可亲,父亲说:“这是你德才爷,快来拜年!”说完父亲和我就要跪下,那个被我称作德才爷的男人慌忙说:“来了就是礼,来了就算数!”说话中把父亲和我拉起,拿出烟来让父亲吸,我等着他赏糖给我,没想到的是他递给我的是一个作业本和一根铅笔,我迟迟没有接,当时就想,这大过年的来拜年,这人不赏糖,反而给个本和笔,真是个怪人!看到这儿,父亲伸手接过来,呵呵笑着说:“这可是最好礼物,军儿,还不谢谢德才爷!”这个德才爷爷忙对我父亲说:“不用谢!你要让孩子好好学文化,就是对我的最好致谢。这没有文化,将来是万万吃不开的!”父亲连说:“是是是!”父亲因为还要好多家要走,我们在寒喧中离开他的家,走向了另一家。
拜完年,回到家,我就问父亲:“这人是谁呀?”父亲说:“他是你远房的爷爷,在外省教书,只因为打成了‘臭老九’,老婆孩子和他划清了界线,他今年被下放回到了老家,他可是咱村第一才子呀!”父亲的话,当时我似懂非懂,但有一点让我记住了他,那就是他送给我的特别礼物。
我拿着他送给我的礼物,看那铅笔一头还带有橡皮,那本上的纸张也很白,就像鸡蛋上的二层皮,煞是让我喜欢。要知道,这在当时是最好的学习用品了,因为当年的生活条件很差,有很多同学都买不起橡皮,都是用手指蘸点唾沫擦抹写错的作业,擦不好就会把纸磨透;至于作业本更是黑黑的纸,纸张里还夹杂着麦秸片呢?
后来,我年年上德才爷家拜年,作业本也随着年龄的长大,德才爷给的越来越多,笔也从铅笔变为圆珠笔到钢笔。后来我们全家转为了城市户口,搬到了县城后,虽然有时过年因为学习紧张回不了老家拜年,即使这样,每年父亲一个人回老家拜年,德才爷仍不忘让父亲给我捎回新钢笔和那一大摞作业本。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德才爷落实了政策,平了反,此时的德才爷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他没有住在外省的大城市,仍旧居住在我的农村老家,直到九六年,德才爷才因病去世。
如今我已四十不惑,参加工作也有二十多年,虽然早已用上了钢笔,碳素笔和质量更好的信纸,笔记簿。但德才爷送的礼物,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是德才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早早种下了文化的种子,让我爱上了文字,让我有了因写作而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又要过年了,我不由地想起这位老人,想起这位送我特别礼物的德才爷……(郭领军)

来源:临汾新闻网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回家过年

下一篇: 雪 覆盖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