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作文那些事

2010-04-14 16:4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正是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正处于“文化大革命”中,记得第一次写作文我是这样写的:当前,全面形势一片大好,我校和全国一样,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我校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某某某,就是其中的一位……”然后,再写某某某的具体事例。那些从报上抄来的所谓“好事”,竟然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让第一次写作文的我,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天真地做起了我的“文学梦”。
以后,我就特别喜欢上作文课,上作文课成了我惟一的挚爱,每回上作文课,老师命出的题目,我都第一个完成,并且下回作文课,我的作文还能被老师当作范文,那种自豪写在了脸上,让好多同学羡慕不已,更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那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而在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验。那年,全乡考高中时,作文题目是《我的同学》,我信心十足地仍按文中开头的写法,结果我的语文,只考了46分,而拉分的正是作文,老师吃惊,同学意外,就连我的爸爸也不相信这样的事实。再加上学习偏科,最终没有考上初中。还是爸爸托的关系,才让我迈入初中的大门。记得初中开学,第一次开全校师生大会,校长就在全校大会上点了我的名,让我羞愧难当。
到了初中时,作文已经加入很多文学元素,比如语言,结构,修辞,呼应等等。但有一次,我的作文仍被老师当作了范文,只不过是当作了反面的。那篇作文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吃着大米白面……还有一句是:一盏电灯照亮了我们狰狞的面孔……就这两句,让老师批评了个彻底,我再一次无地自容。
现在想起来这些事,说是好笑,但切实让我接受了教训。作文不是捕风捉影,而是心头流出的心曲。把握时代,加入生活的真色彩,柔入作者的真情感,这样的文,才能动人,才能精彩!(郭领军)

来源:临汾新闻网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