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后的感动

2010-11-13 11:16: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夜色深沉中,我们抵达距县城30里的某个小村。闻人声,小贾的母亲李阿姨老两口从北屋出来。一见面,便喜出望外。她热情地把我们让进屋,急匆匆端出了新泡出的柿子。我随手拿了小一点的咬了一口,李阿姨连说柿子不涩,可我觉得唇舌都几乎被涩倒了。几番寒暄过后,李阿姨兴冲冲地说起了最近的一件大喜事。
李阿姨自幼家境贫寒,但她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聪慧过人的李阿姨,在小学当过班长,学习成绩优异。然而1960年完小毕业后,她还是被迫辍学了。求学梦碎,成为李阿姨心头长久的痛。多少年来,每逢中考或高考临近,李阿姨都异乎寻常地关切。夜里经常梦见自己进了考场,可是题目的疑难让她焦急不堪。平日里,遇到对学习厌倦的孩子,她总忍不住想去劝说一番:今天的学习机会多么不容易,一定要珍惜啊!
今年春节的一天,李阿姨当年的一位小学男同学,到她这个村走亲戚。偶然的碰面,激起了她召集大家聚一聚的念头。李阿姨的提议,得到了男同学的热烈响应,虽然都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可大家的内心依然荡漾青春的气息。经过几个月的联络筹备,8月28日,“丁村完小1960届毕业生聚会”如期在襄汾县城的车站饭店举行。
李阿姨的娘家在大名鼎鼎的丁村附近,丁村以发现丁村人化石闻名于世。当一群六七十岁的老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见面后的那份激动,难以言表。有的老人腿脚不便,还是儿女相携而来。李阿姨早年嫁到了曲沃,与襄汾的这些老同学睽违数载,再度聚首,半个世纪的沧桑,写满了彼此的容颜。一位女同学握住李阿姨的手,关切地问询,记得毕业那年你的脚疼……
李阿姨怎么会忘记呢?那一年冬天,全班同学都穿上了棉衣棉裤棉鞋,李阿姨家贫,没有棉鞋穿。心灵手巧的李阿姨,十几岁年纪,就学会了纳鞋底。等鞋底纳好后,班主任朱老师从家里拿来了棉花,女同学找来了布片,帮李阿姨做好了鞋帮,李阿姨终于有自己的棉鞋穿了。因为鞋做得小了些,李阿姨脚被夹得疼了好久。时间过去50年了,难为这位同学还记得这事。脚疼的感觉早已不复存在,但老师和同学赐予的这份真挚深情,长久地驻在了李阿姨的心底。
聚会宴席,由两位男同学主持,作为班长的李阿姨发了言。饭罢,女同学聚在一起,大家说说笑笑,能歌善舞的李阿姨还为大家表演了一番。最后,大家合影留念,彼此留了手机和电话,互道保重,相约再聚。
端详李阿姨小心翼翼捧出的合影,我心生感慨。50年了啊,半个世纪的风霜雪雨,难以泯灭留存在老同学心间纯洁真挚的情谊。十几岁的少男少女,转眼白发皤然,早过了花甲之年。没有了名利之争,只求颐养天年。从50年前的那头看这头,豪情万丈;从50年后的这头看那头,感慨万千。
小学老同学都感谢李阿姨的宝贵提议。在我看来,李阿姨不过是说出了大家共同的心愿。在这里,我要感谢韩兄,他代小贾探望父母的寻常之举,引出了李阿姨一段不寻常的故事;而我们幸运地经受了一场难得的精神洗礼。
我记住了李阿姨家柿子的涩口,更难忘花样年华里的那份青涩纯情。

(赵化鲁)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山菊满坡笑

下一篇: 为秋天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