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槐树是一种野生植物,无须人们刻意栽培。它的树籽被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籽。它不像苹果树、梨树、桃树、李树那样娇嫩,也不需人们施肥浇水、除虫整枝。它像无父无母的流浪儿一样,很少有人问津。有人说:“洋槐树不值钱,也没有多大普世价值,有无皆可。”其实,细细想来,它的作用并不亚于别的树种。
首先,它的花朵是一种极好的食品。我在山西南部的一座城市里工作。每到洋槐花盛开的时候,母亲总是执意要回老家去,她说:“老家的洋槐花拌面多好吃,又鲜又嫩,回去每天吃上那么一碗,浑身都觉得舒坦。”
母亲说的那种洋槐花拌面,在我居住的城市里,人们把它叫做馉垒。所谓馉垒,就是把采回来的洋槐花陶洗干净,放上面粉,搅拌均匀,用烧滚的油一泼,加少许食盐,放在蒸笼的篦子上,堆成上尖下圆的形状,样子就像古代战场上的堡垒。然后蒸半小时,开笼后放点油辣椒,倒点醋,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洋槐花馉垒因此而得名。
每年农历三月,我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距我家不远的一棵洋槐花树下,用捞钩去采摘洋槐花。说来也怪,每到那时,树下总是站满了人。大人在下面钩,小孩在树上采。偌大的一棵树,只一天时间,树上的花朵就被采光了。
原来,我的家乡素有吃槐花馉垒的习惯,如同全国上下有吃椿芽的习惯一样。每到花季,几乎全家出动,人人采摘。记得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家户户都把采回来的洋槐花撒上红薯面蒸着吃。有的人家还把它晒干储藏起来,以便亲戚朋友来了,给他们吃上这么一顿难得的美食呢。洋槐花馉垒在那个困难的年月,不知救活了多少生命啊,难怪我年迈的母亲同所有的乡亲一样,总是对它怀有一种念念不忘的感情。
其次,洋槐花富含蜜液,是蜜蜂采集花蜜不可或缺的源泉。洋槐花盛开的时节,蜜蜂们蜂拥而至,爬在花朵上急切地吸吮着花蜜。吸饱了,飞回蜂箱,把吸食的花蜜吐在蜂篦上,然后又飞出去采,这样来来回回,一天每只蜂大约要往返三四十趟。养蜂人会在这时把一箱箱蜜蜂放到洋槐树稠密的地方,搭棚生活,直到花谢时,才满载着一桶桶收获的蜂蜜喜悦而归。据我的邻居养蜂人黄安定告诉我,每年洋槐花开放时期,一箱蜂十四五个蜂篦,大约能摇出三十多斤蜜。他家有二十多箱蜂,约收获七百多斤槐花蜜,每斤按七元计,约收入五千余元。这收入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槐花蜜是蜂蜜中最好吃的一种。它颜色鲜亮,蜜汁透明,口感香甜,品质极好。一斤比其他种类的蜂蜜约高出两元左右,是蜂蜜市场上的抢手货。一次,母亲心火过盛,口干舌燥,浑身觉得乏困无力。医生说:“买几个孤山粗梨,洗净切块,放在碗里,倒点槐花蜜,在锅里蒸二十来分钟,起锅后热吃。”这个偏方还真不错。母亲吃下去后,甜甜地睡了一觉,醒来时,身上觉得轻松了,走起路来精神了许多。养蜂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但洋槐花蜂蜜却是每个家庭都离不开的。人人爱吃槐花蜜,这难道不是洋槐树的普世价值么?
再次,洋槐木也是一种好木材。不少人认为它木质粗糙,不能做细活。但是木匠黄一娃告诉我说,洋槐木并不差,它木质坚硬,不易损坏,做成凳子、椅子,平车架子,耐用得很呢。老家的村子是个大村,八百多户,近三千口人。笔者作过一个调查,村里有不少人家用洋槐木做梯子、桌子、木床等家具,普遍反映结实耐用,不易损坏,是老家常用的木什。
另外,洋槐树特有风骨。它不怕风雨严寒,不怕干旱贫瘠,就连人们的狂采折枝它也不怕。只要有一线生机,它就会勃勃发芽,顽强地生长,疯狂地开花。
去年农历三月,我陪同母亲又回到老家。照例第一件事就是钩洋槐花。那是一棵树身粗壮,花繁叶茂的老树。当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树下时,看到的却是满目苍凉。树枝扔了一地,花儿全被采光,一棵绿荫如盖的大树,竟只剩下光秃秃的树身。我的兴致一扫净尽,甚感不悦,觉得这样采花,对洋槐树损伤太大。我把这个不愉快的消息告诉了树主,哪知他听后,却不屑一顾地摇摇头说:“没事,这树不值钱,折坏了也没啥,何况它是不怕折的。”果然,没过多久,树上又长出许多枝芽,一个月后,树干树叶又疯长了起来。到五月底,已是浓荫盖地,俨然又是一棵葱茏茂密的大树了。树主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他说:“去年那场几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中,许多娇嫩的树木都被冰雪压倒了,冻坏了。但这棵老树一点也没受损。那些天,它的枝桠上压满了厚厚的冰雪,西北风一个劲地吹,天气冷得出奇,人们都说这棵老树一定被冻死了。可是开春之后,它竟连一根树枝也没受损。三月的枝头,仍像往年一样挂满了白花,你看奇不奇。”
听了这番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任何一种植物,它们的价值都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但对植物本身来说,它们在自然界的生存应该是平等的,价值与它们本身无关。人们对任何一种植物都应该爱护,不应该对他们有贵贱之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对那棵老洋槐树油然而生敬佩之意。它不计较人们对它的歧视,不嫌弃人们对它的折损;不怕风吹雨打,不惧严寒冰霜,仍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为大地输送新鲜空气,为人间馈赠餐饮美味,为社会提供木什便利,为祖国谱写绿色美丽。这种无私的本能,难道不应该引起人们对其重视和爱护吗?
啊,洋槐树……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