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忙于工作,也有好长时间未回故里了,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连同乡间小路上我歪歪扭扭、蹒跚学步时的小小脚印,都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伴随着思念的心情,在一个个的梦境中常常出现,更有那摄人心魄的乡音、方言土语时常萦绕耳畔,难以忘怀!
偶然在街上听到久违的乡音,我都会忍不住回头张望,寻找浓郁的乡音来自何处。前天在街口有人问路:“新区怎么走?”我用标准的普通豫西话告诉她:“不远,前面‘一截儿’。”外地人点头说:“中。俺这就去。”乡音是故乡的土语,也可以说是人们真正的母语。因为母亲用它来为我们唱摇篮曲、教我们牙牙学语,我们无不是在乡音中启蒙,伴着乡音长大,它是我们最能表达情感的载体。
乡魂
乡魂,比家乡的春天更烂漫;比家乡的夏天更热烈;比家乡的秋天更浓郁;比家乡的冬天更圣洁。唐诗人储光羲《渭桥北亭作》说:“乡魂涉江水,客路指蒲城。”那回忆中的童年,那梦里的欢笑,那倚楼翘望故乡的孤影,那带酒的泪痕,都化作思乡的梦魂,夜夜畅游在我的梦中,日日浮现在我的眼前。秋浓似酒,乡魂又更浓于酒;梦魂难接,明月更增添相思之苦;于是酒入愁肠,终成相思之泪,越发无法开解了。
在异地他乡,遇到同乡,一句乡音就足以令我热泪盈眶,心起波澜。后来,每每回乡走到村口时,禁不住慢下脚步,遇到熟悉的相亲,也不敢问及家乡的情况,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而伤及好的愿望。“近乡情更怯”走进家乡的泥土地,盈盈泪眼是绿叶对根的情谊,乡情也就成了最真诚炽热的感情。是啊,乡情是一杯酽酽的茶、醇醇的酒。(卢春涛)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