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接到沈阳战友联谊会秘书长、原十三团管理股股长尹万春发来的邀请函,临汾的战友便开始筹划赴沈阳相聚,每个人都急切盼望着8·1这一天的来临。
7月31日凌晨4点多,我(原十三团政治处宣传股郭栋梁)、十五团九连战友焦牛娃、刘亚彬/5连战友崔三平、汽车修理所战友席风仙,带着对昨天的难忘回忆和对明天的无限憧憬,伴着快乐的欢歌和多彩的希望驾驶着尼桑和现代两部越野车从临汾出发,于7时左右到太原,用过早餐后改乘动车前往沈阳。
列车驶进沈阳北已是5时50分。沈阳战友、原十三团电影组组长李沈才,十五团汽车修理所技师张树武在车站广场迎上我们驾车前往聚会所在的艺港大酒店。
从车站至艺港大酒店,几十分钟的路程。刚下车,映入眼帘的是酒店的电子屏幕上打出的“热烈欢迎高炮五师战友来沈阳聚会”、“热烈祝贺高炮战友联谊会成功召开”的闪屏字幕,从楼顶上悬挂出的20多道条幅,诸如“辽宁战友祝高炮五师战友联谊会圆满成功”、“山西战友祝高炮五师战友联谊会胜利举行”、“重庆战友祝高炮五师联谊会在沈隆重召开”,十分壮观,此情此景,着实让人感动。当临汾战友代表团所有成员下车后,早已等候在门口长廊的玄氏集团董事长玄庆忠也是这次“高炮五师战友联谊会”出资人,热情地与我们一一握手,并安排工作人员先领我们进餐厅用晚饭。
进入餐厅,真让人激动万分,有不少战友自分手还是第一次见面。惊讶、感慨、唏嘘,厅堂里一片惊叹和欢叫声。如果不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即使在路上擦肩而过,也会有很多人不会辨别出对方是曾经的战友。我见到了我的老师——原高炮五师宣传科田戈,见到了我刚当新兵时在“8·2战斗神炮连”挂职的副指导员陆刚。我和他俩有很深的渊源。我当新兵还没戴上领章、帽徽时,连队办了个游艺室,我一时兴起,写了一个“火柴盒”大的新闻稿,寄往《包头日报》。没想到,几天后被《包头日报》采用。当时在十三团二连挂职的陆刚与师部宣传科联系,真的是太巧了,师部宣传科正办一个新闻报道培训班,于是部队派车把我送到了师部宣传科,田戈便成了我的老师。与两位“恩人”相叙后,沈阳战友李沈才,热情地领我去见原十三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曾任空七军副政委、空军后勤部领导的李金榜少将,原高炮五师副政委、曾带我们一起赴广西轮战的张树侠大校。没想到张树侠副政委握住我的手嘴里叫着“小郭你好。”时隔20余年了,老首长依然记得我。
8月1日,是我军的建军节,也是高炮五师联谊会的主题日。进入会场,主席台已经布置完毕,现代喷绘的“高炮五师战友联谊会”9个大字,在蓝天、白云和歼敌机、高炮、空军防空主战装备画面的衬托下格外醒目、庄重,我环顾四周,看见不少熟悉的面孔,十三团保卫股干事王光友(山东)、十三团宣传股政教干事徐芝前、肖本惠夫妇(重庆)、十三团一营营长关德生(沈阳),还有从内蒙古包头来的小战友张双宝。
多年不见,好多认识的也不敢轻易相认,因为大家都老了,如师部演出队的李乾林(重庆)、十三团军务股股长马永军(河南)、十三团政委项有连(温州)……虽然岁月的风霜在他们的额头上刻下了几道深深的沟槽,平稳的步伐已经代替了当年矫健的跳跃,深深的皱纹代替了当年年轻的面孔,但那颗火热的心依旧激动着。谈起那个岁月,我们就像讲一个古老的故事,一本尘封几十年的老书,可一旦你翻开时,你会发现,那是一个光荣的时代,那是一个纯朴感情的年代,那是一个应该永远珍藏的年代。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老首长们走上了主席台,宋朝诗中将、李金榜少将、刘文鹏政委、张树侠大校,还有从五师走出来的战士企业家、本次联谊会的主办者玄庆忠董事长。在台下就座的有金铁林旅长、史泽鄱政委等。出席会议的嘉宾和代表大约有300多人。
随着庄严的解放军进行曲,大会开始。首先,由玄庆忠代表沈阳战友致欢迎词。老玄的致词充满激情,他先是回顾了部队对自己的教育和培养;接着介绍了沈阳及战友们的情况,展示了东道主风采。接下来,由金铁林朗诵了由史泽鄱为本次联谊会特写的诗歌,很有味道。会议的第三项议程是高炮五师最后一任政委刘文鹏讲话。刘政委回忆了五师的光荣历史和参加的著名战役。会议第四项是各地区战友致词,北京、山东、上海、重庆、浙江、内蒙、河南和温州等地区的战友代表先后走上主席台发言。
沉淀的记忆一旦被激情搅动,犹如开闸之水欲罢不能。已经不年轻的一颗心再次被激活,大家不约而同地回到了往日,去寻找过去的彼此。
下午两点,是联谊会文艺演出。艺港艺术团为高炮五师的战友们呈送了一台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型文艺节目。无论是声乐、器乐、诗朗诵等语言类节目都云集了辽宁省和沈阳市的高水平人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主办方紧扣《纪念高炮五师战友聚会》这个主题,节目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不遗余力大力歌颂高炮五师这个特殊的英雄群体和高炮五师的战友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战友“歌唱家”李乾林激动地走上台,奉送了一首《中华,我的家》,唱出了中国军人的情怀;湖北老军嫂被五师的战友情所感动,要求工作人员为她安排上台献歌。一曲“洪湖水啊,浪呀么浪打浪”,传递出军嫂与军人的情结。当张嘉毅说起《奇袭白虎团》快板书时候,现场掌声雷动,连续加演几次,才使得战友们放他退场休息。
联谊会尾声,全体战友起立,在张嘉毅的带领下,连续三遍高呼“军魂永存,五师万岁!”把联欢推向了高潮。五师毕竟已成为历史,万岁也只是一种寄托。唯有军人情怀,就像沙漠的胡杨树一样,老了不倒,倒了不朽。在这个红色的夜晚,在这个难忘的时刻,战友情胜过老酒佳酿,让人心神激荡,让人情穿历史,军人雄心依旧,军人情谊不腐,军人精神千古(田戈老师在高跑五师联谊会纪实中的感慨)。
8月2日、3日,是外地战友旅游联谊,先后参观了沈阳故宫、张氏帅府、九一八纪念馆、沈阳怪坡等。
短短的三天,浓浓的友情,我一直沉浸在激动之中,几乎夜夜无眠,我也知道自己已不年轻,需要克制情绪,但真是由不得自己,多少次的激动、多少次的流泪,战友深情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感染着我、激动着我。因为我一直深爱着部队以及那些一起走过风雨的战友们!
郭栋梁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