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开幼年记忆的帷幕,耳边便隐约传来那悠扬的胡琴声……
那是一把像出土文物似的极不起眼的二胡,琴杆和弦纽上的漆皮已经脱落,露出浅黄的木质本色;圆圆的音箱上贴着一圈一寸多宽的蓝色土布;二胡的弓用又宽又厚的竹片做成,犹如一弯古老的弓箭。
二胡的主人是爷爷,爷爷是一位像黄土地一样平凡的农民。
如果在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的某一个黄昏,你来到地处晋陕交界黄河边上的我们那个不大不小的村落,走到巷子里中间,就会听到一阵悠扬的胡琴声,不用说,拉琴的就是我爷爷。在我的记忆中,不管是“瓜菜代”的艰难岁月,还是喜获丰收的日子,无论春秋冬夏,爷爷住的西屋里都会传来悠扬动人的琴声,如丝丝春雨,似习习凉风,像秋日湛蓝的天空中一抹轻柔的白云,冬日阴沉的天幕上悄然飘落的阵阵雪花……
琴声伴随我度过了童年、少年,直到我上初中离开村子。后来,在中学宣传队里我学会了二胡、扬琴、手风琴,以至于当了中学老师。曾有学生问我:你是怎样喜欢上音乐的?我无言以对。
如今,搞了多年教育工作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这得益于爷爷的胡琴声。那悠扬的琴声,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音乐的种子,校正了我人生的航线。用现在教育家们时髦的用语,应该说是“环境熏陶”吧。
其实,那悠扬的琴声给我的启迪远不至于此,它还告诉我:生命是短暂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有所追求,有所向往,就要乐观、豁达、开朗,不论处于顺境逆境,都要有一个积极的人生。
这些,大概是爷爷未曾想到过的吧?(杜康宁)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