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真正走近西藏,你就会喜欢上它。
我们很快就适应了高原缺氧。青春靓丽的女军官们和我结伴而行,我们来到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那是藏传佛教信徒们向往的圣地,更是人们到拉萨不能不去的地方,就像到北京不去天安门一样。
大昭寺前不大的广场上,桑烟燃起,人流如织,千年古街见证了圣城拉萨的沧桑巨变。铺满青石板的路面上,镌刻上了人们美好的祈愿与古老的回忆,也留下了一份属于我自己的美好记忆。
我们走进大殿的一层,这里供奉着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只见佛光闪烁,神采奕奕;登上二层,这里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塑像,他们英俊慈祥,可亲可敬;爬上三层,为一天井,是一层殿堂的屋顶和天窗,几束阳光成柱形射入,增添了几份神秘的色彩;攀上四层,正中为4座金顶,由于阳光惠顾,光芒闪耀,气势辉煌,仿佛回到大唐盛世西藏繁荣的时代。大昭寺很显然是一座古老的仿唐式汉藏结合的木结构建筑,建筑构件为汉式风格,而柱头和屋檐的装饰则为典型的藏式风格,这与文成公主进藏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佛殿内外和四周的回廊全绘有壁画,而且面积之大令人震撼,题材包括佛教、历史人物和故事,每幅画面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人流连忘返。我们产生了许多好奇心,总是忍不住问这问那,但也得不到完全的答案。据介绍,寺内以保存大量的珍贵文物而闻名遐迩,“大昭寺”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可想而知它珍藏的经书有多少。其实,当时我们也不知道,那个时候还是保密的,只能靠想象去猜测。
在我国有数以万计的街道,然而,有一条特殊的街道。它不是笔直的长道,而是短短一千多米的环道,却是无数人心中通往天堂的神圣之路;它不是宽广的大道,但它却用宽广的胸怀调和这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时尚;它没有如潮的车流,但它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最虔诚的信徒们来此,用身体丈量这片神奇的土地,用心灵聆听佛祖的天籁之音,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一睹它的真容。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拉萨——八廓街。确切地来说,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八廓街是因大昭寺而成,因大昭寺而繁荣的街,是一条众多的朝圣者用脚步和身体筑成的千年转经路。说起八廓街,更多的人叫它“八角街”,因它有八个角而得名,这样叫起来朗朗上口。它位于古城拉萨的中心,是拉萨本来面目保留得最为完整的街道,它还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风土人情的集结地。八廓街呈圆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时钟,辉煌壮丽的大昭寺就是他的钟轴,藏传佛教的信徒们则是那永不停顿的摆针。八廓街是转经者最主要的线路之一,它像一个周而复始的圆,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转经人可以随意从某一点切入,也可以随便在哪一个点上离去,一切顺其自然。
清晨,随着大昭寺内的钟声响起,门前香炉开始燃起桑烟,虔诚的人们静静地磕着长头。转经老人手持转经筒,默念着六字真言,脚步匆忙地行走在铺满青石的街道上,拉萨八廓街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每天都有人磕着最虔诚的“五体投地”的长头来到这里。他们是朝拜者,长年累月的磕拜,将这里的石头磨得光滑发亮,在石块铺就的石道上投下了一道道长长短短的影子。他们选择了同样的信仰,在这片神圣的转经路上写下了自己的虔诚。
记录下他们那已重复了千万遍,并还要重复千万遍的动作;记录下了他们曾经无悔,并将继续无悔的虔诚……就像地球永恒地绕着太阳自转一样……俯瞰身下,信徒朝拜的场景并未改变。甚至可以说,千百年来这样的场景也从未改变,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虔诚的信徒们用自己的身体丈量着这片距离太阳最近的大地,用自己真诚的心灵和无悔的行动去追求着自己的美好理想。
我们置身于这种藏传佛教的环境里,信徒的虔诚令人折服。不管你是不是信徒,到这里心灵将得到洗礼,在朝拜者的心目中没有一点杂念,你会被这种虔诚震撼的“五体投地”。
如果说宗教给了八廓街的生命和灵魂,那么八廓街两旁多如牛毛的藏式商品则给这条古老的转经道披上了一件璀璨亮丽又极具民族特色的外衣。来到八廓街,你可以采购到西藏的特色民族工艺品,还有许多来自尼泊尔王国的特色商品,可以说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来到这里更多的是观赏,女军官们拿着稀奇的藏族工艺制作的饰品爱不释手,但买的却很少,可能是囊中羞涩吧。
近处的五色经幡在藏式风格的民居上迎风招展,似乎在欢迎着每一位来此的朋友,无论你是游人,还是路人。远处的雪山在清晨的阳光和云雾中如梦如幻,似乎在向每一位来此之人展现着八廓街的神秘与梦幻……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且行且思话“慎独”
下一篇: 感恩, 诚信, 汇集了我们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