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拜伦
他是我的“学弟”,今年才大学毕业,不过当时是以40岁的“高龄”入学,所以大家都叫他“老王同学”。最近得知他回家乡青海西宁教书去了,也不免想起他来。
六月以毕业收场,随着影片《致青春》的红极一时,我的思绪更是回到了大学时代,老王同学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2009年,九月的重庆骄阳似火,西南大学第三运动场外国语学院新生报到点来了一位特殊的新生。中等身材,脸庞瘦削,白色眼镜后面的目光书生气十足。他,就是来自青海的40岁免费师范生新生王彦平。
梦回讲台
身着长衫,戴着眼镜,一脸的成熟,四年前的9月5日下午,初见王彦平,我印象深刻。那个炎热的下午新生报到接近尾声,作为外国语学院的迎新人员,我心怀忐忑——那位四十岁的“老王”同学是不是不来呢了?下午的最后一班车开过来,突然消息传来:“老王来了!”我迫不及待地上前去,从军训服装领取处到新生注册接待点,一路带着这位特殊的新生,急切地想知道他背后那么多的故事。那时网上已经有不少媒体和网友开始展开对他的报道和讨论,不过他低调行事,断然拒绝受邀采访,直到两天后,接受了学院的访谈,他的生活轨迹随即向我们铺展开来。
王彦平,1969年生人,家住青海西宁城区,是西南大学年龄最大的学生。1992年大学毕业后,他在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八年,后被调到了地震局,是一名工作稳定,待遇不错的公务员。作为地震局网络室的工作人员,他工作努力,刻苦研究,但是,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做一名平凡的英语教师,一直是他的梦想。
他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追求的人,他说人要有自己信仰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平时他就一直怀念校园生活,现在,他发现那种传道授业的教师职业就是自己的价值所在,教书育人永远都是最快乐的事情。多年来,教师这个职业,一直是他魂牵梦绕的寄托。
梦想起航
要当教师,就要有教师教育学历,从2005年开始,他开始考虑重新参加高考,去读师范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当老师的夙愿。然而,这样的道路对他这样年龄的人无疑是崎岖无比的,家庭、工作、经济压力接踵而来,单位领导同事和朋友也都纷纷反对自己的选择。
2007年5月,党和国家出台免费师范生政策,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改革和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对王彦平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经过仔细研读,他认为当一名免费师范生是最适合自己的道路。随即他就投入到了备战高考的学海中。他一边工作,一边重拾高考的各科课程知识和考试技能,他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坚持不懈,终于突破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他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他甘愿为祖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切。心如磐石,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不顾一切,他要让自己的梦想、扬帆远航。
梦圆西大
工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的高考,他以全省第185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面对军训,课程学习和考核、住宿,他都主动提出要和普通本科生一样,真真正正地做一名学生。学院分管本科生工作的罗义文书记也表示,不会对他采取特殊的教学方式。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老王同学享受到国家“两免一补”的政策优惠,学校还为免费师范生进行各种师范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教师等教学资源配备方面,学校安排名师授课,选派高水平教师担任导师。在这期间,他深深感到从事教育事业是一种幸福的选择。他时刻提醒自己,要谨记党和国家的重托,谨记教师使命,不负光阴,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从事教育事业打好基石。
按照免费师范生协议,毕业后他要以44岁的年龄去青海偏远地区支教。对此,王彦平很坦然,他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可以完全适应青海的高原环境。他热爱家乡,热爱教育,他说当一个人全身心地专注于他热爱的事情,任何阻力都不再是阻力。
正式开学后我又几次见过他。一次是在罗书记办公室,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姿态,坦诚而平淡,他颇有内涵,但渴望知识,不善言辞,但理想纯真,他让每一个年轻的我们在如此大好的时光和舒适的环境里能心安理得地读书而无不感到心无愧疚。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不图做官二不图发财。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今,他使我觉得这样的人离我们并不远。也许,老王同学将会是个平凡的教师,做出平凡的业绩。但是三尺讲台是最广阔的舞台,可以演绎他最精彩的人生。
功利的轻,掂不出高尚的重。共产党员王彦平,这个称呼让所有人看到他为家乡教育事业所做的每一份努力时,都不得不投以钦佩的目光。
记得那是班级晚会上,他用横笛深情地为全院同学演奏一曲古典轻音乐。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纯净爽朗的景象,高原的天空格外高远,高原的气息格外清新,高原的人民格外可敬,老王同学的家乡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上,有许许多多如老王同学一样优秀的人民教师和人民群众像大片大片清明透彻的云朵飘荡在青藏高原的天空上。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