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宝索的老照片有感
摄影工作是记录历史,收藏照片是保留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照片已成为那些年月、那些地方、那些人物的真实记录和形象档案。
孙宝索,山西工人报的高级记者。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他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照片。文革中,他的家三次被造反派查抄,“四盒十六包”照片和底片不翼而飞,每提及此,孙宝索痛心疾首,义愤填膺。现存的照片大部分是他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拍摄和收藏的。
上周末,我们有幸翻阅了孙宝索的部分老照片。
先看看1971年孙宝索拍摄的一张安泽“小人”(大骨节病人),照片上的人都是大头短腿,几十岁的人,身高不足一米,看后让人心酸,令人深思。以前曾听人说过,喝了安泽水,粗了脖子细了腿。自古以来,大骨节病不知让多少人失去劳动力,甚至丧失了生命。改革开放以后,安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还是安泽的那座山,还是安泽的那条河,安泽的10万儿女却再没有出现过一例大骨节病。孙宝索拍摄的安泽“小人”已成为永久的历史,被人们永远铭记。
再看看孙宝索拍摄的《抢购》,那是1985年国庆前夕,在某商店里人们抢购录音机的真实写照。如今看来,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这就是当年的现实,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现代科技的追求。
再看看孙宝索1982年拍摄的《临汾东大街》吧。在看不到尽头的大街上,没有一座像样的建筑,除一辆客货车外,再看不到一辆有四个轮的车。如今,临汾东大街各式大楼鳞次栉比,大车小车穿行如梭。看看27年前的老照片,再看看现实中的新临汾,让人深深感受到,只有改革开放,才是国强民富之路。
孙宝索的照片,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每张照片都是时代的绝唱,每张照片都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声音,每张照片都以它独有的旧闻魅力而显得弥足珍贵。
孙宝索简介:
孙宝索,男,66岁,中共党员,山西工人报高级记者,1959年起从事摄影工作,曾荣获“全国工人报刊优秀记者”、“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临汾市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