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最后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中国上古尧舜走亲戚“接姑姑”“迎娘娘”一走就是5千年

摄影作品 时间:2010-07-14 18:51:00 
  支持键翻阅图片
1/12

     6月10日即农历4月28日,这一天是延续五千年久盛不衰的,洪洞羊獬历山接姑姑迎娘娘一年一度春夏季民间流转的最重要的活动。这一天也被当地人作为办事记事的一个标准时间表。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每年一开春,娥皇和女英二位尧帝的女儿在过了一个冬天之后,春天花开的季节(阴历三月三)为了圆满思念家乡老人养育之情,要回河东娘家去住几天,在住到了农历四月二十八的时候,也就是麦子快要熟了的时候,两位皇女仍不想离开娘家,但是眼看麦子就要熟透了,这是农耕最重要的收获季节,他们就要回去帮助舜收割麦子,无奈之余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这一天,洪洞河西婆家人就抬着轿子来河东迎接两位娘娘回历山婆家去。而河东羊獬村的人是娘家人叫她们姑姑。这就是河东人(三月三)去历山(接姑姑),河西人四月二十八来河东叫接娘娘。
      从6月9日开始,历山一带的多个村庄人就按照往年的习俗陆续从各自的村庄出发来到距离他们家乡30公里的汾河岸边集体汇合,等各路人马到齐后已通过过河东去接传说中的“娘娘”。在得到河东羊獬村民(女英和娥皇娘家)热情款待后,在此住一宿次日接上娘娘回到历山。沿途经过11个村庄,数以万计的村民在娘娘路过时,进村有为了表示对娘娘的敬仰,沿途田间劳作的父老乡亲打鼓敲锣烧香磕头应进村,再数百人送出村外的大路上, 就这样逐个村庄一次徒步到天黑前把传说中的娘娘接回历山寺庙里。
      我们常说“地下的看陕西,地上的看山西”。如果说陕西的文物大多深埋于历史地层的话,那么山西的文物则大多散驻在地上,散落于民间。对当地百姓而言,他们就生活在绚烂多彩的历史景观中,甚至可以说,今日的生活就是历史的延续。洪洞县的羊獬、历山两地形成的“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民俗活动即是其中一例。这一刚被公布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活动,以尧舜传说为历史背景,其文化吸附力之强,仪式规模之宏大,民众情感之浓烈,在全国亦为少见。
      以此历史传说为背景,洪洞羊獬、历山两地间的“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民俗活动却存在着这样一个传说的子系统:羊獬村原名周府村,有一天,当地一只母羊生了只怪异的独角羊,名叫“獬”,它不仅长相奇特,还能辨忠奸、识正邪。遇人冲突,它便以角触理亏者,毫厘不谬。其出生之地全是细沙,下雨不贮水,下雪不贮雪。此地寸草不生,周围地面上却绿草如茵。尧的司法官皋陶听闻此事,深知羊獬神异,便如实向尧禀报。尧获悉后亲临视察,发现羊獬果然神异。恰巧,尧的妻子又于此处分娩了二女儿女英。女英出生后,“三日能言,五日能坐,七日能行”。于是,尧认定此地为宝地,便举家移居于此。从此,周府村改名羊獬村。尧年老后,四处访贤寻找继任。人们向他举荐了“耕于历山”的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与舜,考查其治家的能力。最后,舜通过了层层考验,成为尧的接班人。
      今天,羊獬、历山两地的居民分别自认为是尧、舜的后裔。因此,羊獬人称娥皇、女英二位女神为“姑姑”,而历山则称为“娘娘”。两地居民互称“亲戚”,且无论年纪大小,永远相差一辈。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时间接近清明,人们理应回家祭祖扫墓),二位娘娘由羊獬人从历山接回娘家省亲,直到四月二十八(当地认为是尧的生日),历山人一起到羊獬祝寿,并将二位娘娘迎回到历山。两地因此逐渐形成了“接姑姑迎娘娘”的走亲民俗活动。
 

走亲仪式的过程


      整个“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活动,分成农历三月初三、四月二十八两大部分。具体说来,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二,羊獬人去历山“迎姑姑”,三月初三抬至万安镇歇息一宿,三月初四回到羊獬。到了四月二十七,历山人再来羊獬,四月二十八将“娘娘”接回历山。四月二十八当日,万安人也赶往羊獬,四月二十九返回万安。
每年的三月初二,羊獬村民便自发地涌入羊獬村“唐尧故园”内,一起欢送前往历山的走亲队伍。时辰一到,现场锣鼓齐鸣,村民全部跪下,朝姑姑庙虔诚叩首。随后,羊獬各社首领在姑姑庙和北侧的尧王寝殿前焚香辞行。祭拜完毕,迎亲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开拔了。
      整个迎亲队伍由近百人组成,最前方为开路摩托;其后为铳队,每行至一个路口都会鸣铳;后面是大锣、  “羊獬总社”大旗、彩旗队和最热闹的威风锣鼓队;继后是銮驾仪仗和驾楼。驾楼是“接姑姑”队伍中最为尊贵之器,是供奉娥皇、女英二女神像的神龛。龛体为殿阁造型,由八名轿夫抬扶。驾楼后有龙凤扇一对、万民伞一顶、食盒一付(内装寿桃等物),最后是随行群众。
      迎亲队伍途经的每个村,都会组织自己的锣鼓队和迎接队伍。在村口跪拜完毕,斗罢了锣鼓,他们便将驾楼迎进本村的娘娘庙歇息。村中百姓则在自家门口摆好供桌和供品。驾楼经过,男女老少纷纷跪下叩拜,用功德钱换吉祥索(开光后的红黄丝带),并将“亲戚”抢回家款待。
      羊獬、历山两地相距40公里,来回需3天,于三月初四回到羊獬。返回当晚,社首主持仪式将大姑姑安放到姑姑殿内,二姑姑则暂时停放在村外的二姑姑庙。三月初五一大早,迎亲队伍再次出村,将二姑姑迎回。
      到了四月二十八,来自历山、西桥庄、万安的队伍分别赶赴羊獬村,将娘娘接回,仪式过程大抵与三月三接姑姑时一致。只不过来时的路上,接亲队伍没有了旌旗飘扬、锣鼓喧天,只是径直赶赴羊獬。接亲队伍到达羊獬时,要先到村外的舜行宫祭拜(女婿是不允许住在外家的,只能留宿在村外的行宫里)。待四月二十八离开羊獬,才拉起大旗,敲起锣鼓,轰轰烈烈地踏上归途。而且据说每年的四月二十八,当地都会下一场雨,即使只是短短数分钟,或零星几滴。传说那是二位女神即将离开娘家,回到历山夫家,心中哀戚,于是泪水涟涟。女神的眼泪,就化成了当地的雨。
      尧舜时代作为一个象征符号,代表了传统中国政治制度的黄金时代。然而,在走亲活动中,真正处于中心地位的不是尧、舜,而是娥皇、女英两位娘娘。政治文化被高度悬置,这与历代典籍的叙述倾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鲜明分野。进一步说,走亲活动中凸显的是慈爱、仁德等世俗伦常的在场和政治文化的缺失。( 李典平 文/图 )
 

 

网站运营:0357-2037928 网站邮箱:1127198597@qq.com  工作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新闻热线:0357-2037928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花果街中段临汾日报社 邮编:041000

本网站所刊登的临汾日报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临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编号:14093051 晋ICP备 09004084号 技术支持:北京蓝太平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本网站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1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