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
5月15日,尧都区魏村镇正值庙会,该镇小广场上的戏台前坐满了观众,眉户剧《梨花情》正在上演,当天是临汾眉户剧团在该镇演出的第二天。
“今年以来,我们团的演出任务比较多,近几个月基本上没好好在家呆过。”说到演出时的辛苦,该团的剧务股长常志青说,演出任务重的时候,一个月都回不了家,有时候演出场地小,所携带的灯、服、道、效(乐器等)、景等上百个箱子都得放在舞台外面,要是遇到下雨就麻烦了,还得全团出动忙着给衣物和道具避雨。
他们的饮食情况怎么样?随后记者来到他们的“后勤部”。这里有三四个人担负着全团70余人的饭菜。据了解,剧团的演职人员早上9点前吃完饭后,直到下午4点多才能吃到午饭,因为一般的演出都在中午,这时候正是观众们茶余饭后的时间,吃完午饭后又要准备晚上8点多的演出。
几场戏演下来,演员们很是疲乏,但是只要鼓点响起,掌声响起,他们疲倦的样子就会荡然无存,又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戏中。有一位演员说,这就是他对戏剧的热爱和敬业。
据了解,该剧团成立于1952年,经过几代眉户人的努力传承,临汾眉户剧团文化产业驶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在坚持顺应时代潮流,遵循艺术规律,出新戏、出新人、出精品的优秀传统下,编排出《背着妈妈上大学》、雷雨》等一批优秀作品,让广大戏曲专家、学者和戏迷们眼前一亮。目前该剧团30岁左右的骨干力量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鼓点正在响起,灯彩已经闪亮,临汾眉户人加油。记者 郝海军 苏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