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地震七日祭,镜头带你进入现场

2014-08-11 07:34:39 来源:腾讯网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回顾“抢救生命”这一周,废墟中传来太多的“人物表情”,触动着国人的心。

地震过去一周之后,如今的鲁甸灾区,虽然还满是残垣断壁,但是排排的临时帐篷中,民众的生活正渐渐恢复。

震后第四天,随着通往震中灾区道路的疏通,净水设备启动,生活在龙头山镇安置点的受灾群众生活逐渐走入正轨。

家住八宝村的李关雄带着家人步行5个多小时走到安置点,在帐篷中,他开心地逗着5个月大的孙子。

14岁的李忠熊和弟弟住在骡马口村,他得意地告诉我们,地震时他和弟弟正在家看电视,房屋倒塌前他飞一般地拉着弟弟跑了出来,弟弟脸上受了轻伤,家里人都平安。他发现同学从家里抢出了两辆自行车,于是他借了一辆,搭着弟弟围着安置点飞奔。

家住白杨沟的杨秀芬身体不好,11岁的儿陈大雄在水潭边帮她洗衣服。陈大雄说,自己还有一个哥哥叫陈大兵,但哥哥不懂事,只知道玩,自己小学二年级就会洗衣做饭,成绩还是全班前十名。在他洗衣服的时候,母亲杨秀芬为了失去的房子和家,正仰天长叹。

水烟筒是云南“老烟枪”们的必备工具。家住龙头山镇沟口的唐天富已经几天没有抽到水烟了,发现邻居家居然有人抢出了水烟筒,他赶紧借来过把瘾。

家住龙头山镇老街的尹庆华说,以前,家里有好菜就会邀约邻居们一起过来品尝。他们用从救援队那里要来的剩菜,与邻居们一起来了一次小“宴会”。参与的还有从昭通过来看他的朋友,他很开心。

昭通团市委和鲁甸团县委给安置点送来两台电视,大家围坐在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地震救灾报道。

6岁的刘远绍小朋友跟着奶奶从八宝村徒步到此,她已经几天没有洗头,奶奶用梳子想要理顺她乱作一团的头发给她扎个辫子。面对镜头,小远绍很腼腆。

50多岁的李村友一个多月前学了一套老年健身操,感觉很有效,就一直坚持开练起来。在搬到地震棚后,他仍然坚持每天清晨都要练习一遍。

29岁的颜丽在地震中盆骨骨折,再被救援队送到医疗点时陷入昏迷,医护人员在室外打着手电为她做检查,并及时将她转送到昭通医院救治。

陈宇小朋友今年五岁,他最喜欢玩篮球,从龙头镇老街家中逃离时,仍不忘让父亲将他喜爱的篮球带上。

4岁的王昌琴小朋友原本在昆明上幼儿园,1个多月前才随父母回到谢家营盘村老家。面对镜头,小昌琴给我们跳起了在昆明幼儿园学习的舞蹈。

虽然地震已经过了几天,一位失去过亲人的老婆婆依然沉浸在悲痛中。

安置点负责人通过话筒向灾民通知事情。

群众工作队队员戴上袖标开始工作。

志愿者向灾民发放衣物。

志愿者在给灾民熬稀饭做早餐。

两位小朋友在做方便面早餐。

本组摄影:渝朵

突如其来的灾难,会激发一时的热情;漫长的家园重建,则需要坚毅和坚持。在哀思中反思,在灾难中砥砺前行。人们期待一个重生的鲁甸,更希冀一个均衡发展的中国。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