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傍晚,襄汾县大邓乡大邓村文化广场人声鼎沸、乐音回荡,村里举办的“幸福家园·和谐大邓”金秋文艺晚会即将开演。
舞台上的主角都是村里普通百姓,因为是自编自演自己看,大家的热情格外高涨。尽管夜晚的气温很低,但村民们早早便拿着马扎来到舞台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趁着演出前的间隙,记者来到了舞台后台,和正在候场的表演队队员们拉起了家常。大邓村文艺表演队队长王敬云如数家珍地说:“大邓乡是文化艺术之乡,大邓村是戏曲之村。今年9月初,大邓村30名文化艺术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大邓文艺表演队。你瞧!演出服、乐器、音响、灯光,这所用器具全部是村里新购置的,大家伙儿一听有活动了,精神劲儿就特别足,甭提有多高兴了。”65岁的队员张月绒接过话茬:“我们村有不少‘能人’,吹拉弹唱、打球练操跳舞都能来几手。一个多月来,我每天都会准时和姐妹们在文化健身广场娱乐健身、排练节目,真上瘾,一天不跳就浑身不舒服。我们的乡村文化红火着呢!”
晚上7点半,一段喜庆欢快的眉户曲牌《喜洋洋》拉开了晚会的序幕。10名表演者身着大红色的唐装,吹拉弹唱,格外喜庆,他们一经亮相,便赢得了台下村民们阵阵掌声,别看大伙平时都是种地的农民,表演节目也是有模有样的。
紧接着上场的是二人唱《夸夸咱乡新面貌》,赞美了大邓乡党委、乡政府带领全乡人民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展示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乡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
58岁的郑银香大妈是第一次登台表演,紧张得不得了。她说:“没想到这么正式,人还这么多!”的确,崭新的幕布、漂亮的舞台、绚丽的灯光、震撼的音响以及人们的笑脸,给村庄宁静的秋夜带来了一股时尚与活力。“一村一村受苦人,统统翻了身。一块一块好土地,分到咱穷人手……”郑银香演唱的歌曲《翻身道情》唱出了幸福不忘共产党的激动心情。郑银香的表演虽谈不上专业,但她声情并茂,不时赢得台下村民们连连叫好。两首歌唱下来,郑银香显得有些激动。“大妈,您今晚这一身真精神!”听了记者对自己的夸赞,郑银香开心地笑了。她说:“平时自己倒是喜欢哼个歌儿,可真上了舞台,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啊!太紧张了!就怕唱得不好,闹了笑话。前几天,我女儿刚生下了孩子,为了准备今天的演出,我都没时间去照顾她。”
整台晚会可谓精彩纷呈,气氛活跃,让人目不暇接,印象深刻。眉户、蒲剧、快板、表演唱,一个个群众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唱出了老百姓赞美新农村的心声,唱响了建设新农村的群众文化生活。虽然无法与专业演员相比,但晚会节目的编排上体现了村民们的用心——既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南泥湾》《洪湖水浪打浪》、也有戏迷们喜爱的蒲剧《芦花》《苏三起解》;有以法治为主题的《法在我心中》《书记妈妈》,也有关心教育青少年的《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村民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一展风采,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一个个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节目,把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现场掌声和欢笑声不断。
该县文化馆助兴演出——眉户《骨髓情》、笛子独奏《鄂尔多斯的春天》、歌曲《跟着感觉走》也为晚会增色不少。特别是《骨髓情》的精彩演出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眉户《骨髓情》是以襄汾县工商干部郭建平,为山东籍白血病少年爱心捐献干细胞的事迹为原型编排的,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整台晚会节目都是我们自编自导自演,极富本地乡土气息。我们举办这样一场晚会,都是村民们主动发起的。村民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在娱乐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党的热爱。”说到举办晚会的初衷时,大邓村村委会主任曹守平高兴地说,“今年以来,大邓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天然气入户工程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极大改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引导村民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倡导村民开展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方式,让农民朋友的生活更幸福更快乐。”记者 范韶华 实习生 郑远飞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王龙宇:带邻农户走上养鸡致富路
下一篇: 襄汾法院:拉开业务技能大比武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