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三部曲”奏响文化强县主旋律

2014-11-27 08:1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群众自己的星光大道——“百姓大舞台”取得成功,短短5个月时间,先后演出15场,1500余名群众登台表演,近10万人次观看。群众编、群众演、群众乐,“百姓大舞台”成为了群众的喜乐园;曾经盛极一时的“平阳麻笺”,历经兴衰,重新恢复生机,邓庄丁陶麻笺社成为省内首家传统手工书画纸生产企业,年产麻笺120万张,市场供不应求,实现产业化发展;“清源”“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暑期文化体育市场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一系列整治行动,为文化市场吹来了阵阵清风……

今年以来,襄汾县紧紧围绕文化强县建设,以打造“根祖文化之乡”为目标,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坚持深挖内涵,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强化监管、净化生态、规范有序,形成了全民参与、百花竞放、风清气正的文化事业发展新气象。

公共服务搭好台,群众来唱主旋律。该县在不断加强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基础实施条件,改善强化“硬条件”的同时,着力在提升、提高“软服务”上下工夫,加大文化辅导员培训力度,改善县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各乡镇文化站窗口接待、便民服务、场所引导、资料提供等服务条件和环境。

该县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先后推出了“百姓大舞台”文化基层行活动品牌。5个月时间先后在汾城镇、西贾乡、南辛店乡、陶寺乡、襄陵镇等地演出15场,1500余名群众登台,400余个节目亮相,近10万人次观看演出,参加节目演出的有农村百姓、富商大贾、教职员工、中小学生、在职人员以及退休干部,年长者70多岁,最小者不到6岁,表演队伍的构成辐射到了社会各个层面。同时,免费举办培训50余场次,2500余名群众参加学习。在全县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了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绘画类、书法类和征文类作品征集活动。利用春节、国庆节等节日,举办了“骏马奔腾庆新春”书画精品展、“迎国庆·颂丁陶”百人百联书法展、“中国梦·劳动美·魅力襄汾”摄影大赛、“爱鸟周”摄影作品展。其中,“最早中国在襄汾摄影展”参加了今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并被山西档案馆收藏。举办了第二届“体彩杯·舞动梦想”农村广场健身舞大赛、“体彩·大益茶杯”围棋公开赛、离退休老干部象棋比赛等赛事,将全民健身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开展了“丁陶讲谭”国学讲座为主的内容多样的专题讲座。进校园、进农村活动向广大学生和农村群众传播传统文化;新闻业务知识讲座为全县新闻战线的同志释疑解惑。完成送戏曲150场次,送电影4176场次,送图书11024册。

组织11名优秀选手参加全市“梨花杯”少儿卡拉OK比赛,荣获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1名;三公村村歌《三公—可爱的家乡》获得“畅想希望,放飞梦想”第六届全国村歌大赛优秀作品奖,将入编到《中国村歌精选(第二卷)》;组织推荐汾城镇、大邓乡2个乡镇积极申报“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培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推动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创新发展。

文化产业谱新篇,奏出发展新特色。依托全县丰富的文化资源,该县深挖文化内涵,创新发展思路,培育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全县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发展特色,充分发挥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工艺美术、民间技艺、文化产业制造方面的优势,分别建设古玩和麻纸、仿古建筑和家具、仿古青铜器和文化演艺、锣鼓制造等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完成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改造提升、大美古韵生产基地二期工程、山西帝尧麻笺功能区规划3个有规模的文化产业生产销售基地建设。

赵康古建文化产业园开工建设,美畅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多厅数字影院正式运营,晋尧古玩市场投入试营业,丁村土布发展成为集自主创新、联合加工生产为一体的文化企业。

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台实施了《襄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整理出版了《襄汾非遗》一书,保证非遗的搜集、整理、归档和保护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展览、展演、展示等形式,加强非遗的宣传、申报与保护工作。截至目前,该县共有5项国家级、11项省级、24项市级和2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评选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名,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名。成功举办了荷花文化旅游节、尉村跑鼓车节、赵氏孤儿忠义文化节、龙澍峪祈福节和陶寺龙文化节等具有影响的文化节庆活动,具有襄汾特色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初具规模。同时,积极协助各级媒体在襄汾开展文化活动。中央电视台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在丁村拍摄,再现了丁氏族人经商经历。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出品,市委宣传部、龙江电影制片厂、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电影《陈赓晋南大捷》在襄汾县丁村开机。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栏目“乡音·乡情送戏下乡”在大邓乡赤邓村公益演出,根据该县工商局郭建平同志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眉户小戏《真情》也依托这一平台完成首演,反响热烈。积极组织唐人居、大美古韵、丁陶麻笺等传统文化企业参加第十届中国(深圳)文博会、山西省第二届晋商大会等大型文化产品博览会,多样化的文化宣传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出了襄汾的特色文化,塑造和拓展了襄汾文化品牌形象。

市场监督敲重音,营造文化好环境。该县深化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大对城乡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组织网吧、娱乐场所、出版物经营者进行培训,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

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严厉打击和查缴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非法出版物,严密防范上级明令查禁的各类出版物,对于发现的两家无证印刷企业及时移交工商部门。强化对全县网吧的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消费等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打击,依法查处、处罚违规经营网吧22家次。今年以来,该县累计出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215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38家次,有效推进了文化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为襄汾文化发展营造了健康有序的环境。(通讯员 焦玉龙 贾安妮)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