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蛋,走咯,今天咱给你娶媳妇去……不要,我要吃糖葫芦……”乡土气息的《傻蛋娶亲》,惹来观众的一片哄笑。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观众们合着节拍和演员一起唱起来。
彩旗招展,红红的灯笼挂在大街小巷中,不时还有小孩子调皮地点燃鞭炮。
乙未年正月十四,襄汾县文化馆“百姓大舞台”新春走基层活动走进南辛店乡北贾村,同村民一起敲锣鼓、扭秧歌,红红火火闹元宵。女子军乐队表演铿锵有力,威风锣鼓队鼓声震天,鞭子队的“甩鞭”绝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歌曲、诗朗诵、舞蹈、快板寓教于乐,村民自编自演《毛驴舞——全家赶集》《傻蛋娶亲》等节目诙谐幽默,歌曲《报答》《朋友》《我的好兄弟》更是引爆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精彩的表演让现场高潮迭起,观众或坐或站,欢呼不断,合着拍子兴奋地鼓掌歌唱。
南辛店乡北贾村村民赵素珍说:“以前村里的好多群众农闲时候没事干,打麻将、打扑克,有时候坐一块,东家长、西家短,每天无所事事。现在大家坐一块儿,研究文艺、表演,谁演了什么节目,我们下一个节目要怎么演会更好等等。百姓大舞台让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关焕枝说:“看了表演,感觉挺精彩的,咱前头的老习惯都流传下来了。一年更比一年好,年年有改变、有进步。”在现场,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是乐呵呵地。
同样的场景在南贾镇西尉村、新城镇吴家庄村、南辛店乡北贾村、陶寺乡陈庄村、大邓乡大邓村以及县城泽欣花园小区的社区如期上演。
每一场演出,都是群众的视觉和精神的文化大餐。
在陈庄村,该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快板《襄汾,我可爱的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民的变化说不完》《劝孝》,三句半《夸夸咱们新农村》,创新节目“四句半”《实话实说》,眉户剧《夸夸咱们陈庄村》《莲花落》等节目,更是凝聚了满满的正能量。
走基层,送文化,凝聚正能量,引导新发展。2015年春节期间,襄汾县文化馆开展了“百姓大舞台”新春走基层活动,多名演职人员上山下乡,和当地老百姓同台献艺,节目和演出形式不拘一格,歌舞、戏剧、腰鼓、秧歌来者不拒,浓浓的喜庆气氛、满满的正能量,成为了美丽丁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百姓大舞台就是要将舞台搬到百姓家门口,让百姓演、群众看,搭建一个群众足不出村就能看演出的平台。百姓唱的每一出戏,演的每一个节目都来自于群众,紧扣时代主题,突出乡村特色。”襄汾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宣传部部长杨建廷说。
“这个活动就是要让大家共同参与,通过专业人士的辅导,群众自编自演、自己上台,这样既能活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文化惠民的好政策,又能让他们通过文艺形式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快乐、团结、和谐。”该县文化馆馆长石萍说,“新春走基层活动就是要利用春节前后的这段时间,用我们精心准备的节目,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这个活动可以为广大农村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传统文化的平台,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公民素养。”
据悉,县文化馆每周三都举行培训,每一个演职人员都是身兼数职,既当演员又当教员,舞蹈、乐器等样样有人教。培训班举办快一年了,大家感到喜欢文艺活动的群众越来越多,每次培训都是坐得满满的,群众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刚开始相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员们有的给文化馆工作人员写来感谢信,见了面也很热情。
演职人员贾宏昌说:“每次下乡表演都非常愉悦,演出时和群众的互动也可以更合拍。我们代表着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能够和群众同台演出,让他们参与进来,感觉更好、更开心,也更有意义。”
演员梁丽芳,前两天刚在吴家庄唱了歌曲《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这一片热土》。她说:“我就出生在这儿,是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姑娘,现在想要通过唱歌来报答父老乡亲。这些健康的、充满着正能量的歌曲,对基层群众而言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演员谢冰雷说:“这个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而且也为我们和群众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们能更多地倾听他们的心声,更好地引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向着更健康的、更有意义的目标迈进。”
“让老百姓更多地参与进来,通过他们的快乐来传播快乐,这就是我们希望的快乐。”石萍说,“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走进邓庄镇邓庄村、西贾乡西贾村、陶寺乡安里村。这个活动我们会一直开展下去,给全县人民带来一种不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讯员 陈晓璐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襄汾:强化农产品质量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下一篇: 我愿意做别人眼中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