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传“孝”

2015-03-24 08:48: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份“孝”心,他尽情播撒;一种理念,他痴心不改;奔走呼号,身体力行,矢志不渝,无怨无悔。“德政千秋”,他是以孝治村的探路者,“孝行天下”,他是中华文化的布道者。

    姑射山下的北贾村,有一座传播孝文化的“孝和堂”,村民们每周定期来这里聆听传统文化讲座,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学习传统文化礼仪。这座“孝和堂”的创办者就是南辛店乡贾罕村痴心传孝的武永贤。

    武永贤说:“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人人都有父老双亲,我就是想提醒每一个人,尽孝既是义务,更是责任。一个有德的人,必定是讲孝的人。”

    推行孝文化,源于武永贤对多年农村工作的深刻思考。1995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了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他先后8次带领蔬菜专业户到山东寿光参观学习,把蔬菜专家请到村里,面对面做技术指导。那些年,全村日光温室发展到300座,蔬菜种植200亩,大棚西瓜200亩,苹果1000多亩。然而,武永贤发现,有些富裕起来的村民并未“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村里各类矛盾层出不穷,有些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那几年,村里坐监狱的比考上大学的人要多。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武永贤认为,问题就出在人们忙于挣钱,忽视了道德建设。在他看来,精神上的荒芜比经济上的贫瘠更可怕。

    2003年,武永贤开始实施“以德治村”战略。邀请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贵、市委讲师团团长甄作武、原丁村博物馆馆长陶富海、晋国史专家邱文选,民间文学家刘润思等一大批市县文化名人开讲授课;组织村里爱好书法的文化人,在大街小巷的墙壁上书写“以德修身,以德行政、以德服众”、“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家有贤妻如太阳,全家老小暖洋洋”、“发展靠科学,和谐靠宽容”、“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须灵山去朝尊”的宣传标语;发放《村民素质教育丛书》、组建农民夜校,对干部群众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05年,武永贤将“以孝治村”作为“以德治村”的重点,把农历六月十九的贾罕村庙会更名为“孝文化节”。开展“孝老爱亲楷模”大型评比活动。这一天,成为贾罕村彰显孝文化的盛大节日,全村投票选出的24位孝子、贤孙、好媳妇、好婆婆披红戴花,在全村人前赚足了眼球。

    推行“孝文化”,自己必须有“几把刷子”。离开村领导岗位后,武永贤又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国学经典的学习之中。

    2010年9月,他千里迢迢前往济南参加由山东电视台主办的中华孝心示范村工程讲师培训班,像一名中学生一样按部就班学习。逐字逐句地理解、记忆、背诵,力求将国学中的孝文化经典学深学透。

    2011年,他冒雪前往晋中市和顺县,与著有《小人物评点孟子》一书、曾和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对话的杨治国先生沟通交流。

    2012年9月,他来到大同参加了“行孝道睦家庭”讲习班,与外地的孝文化同行共悟“传孝”心得。

    充足电之后的武永贤开始走出贾罕村传播孝文化。先后在卧牛广告公司举办《弟子规》讲习班,在县党校开办家长学校。自费或化缘翻印了《弟子规》《女儿经》《道德经》等国学图书,印制了6000多份“百善孝为先”挂图,购买了几百套国学经典讲座光盘,全部免费送给听众。

    在南辛店乡北贾村,他多方筹集资金10余万元,建起了“孝和堂”,开设农民道德大讲堂,邀请各界知名人士为村民讲解传统孝文化。为每户村民送发了《弟子规》《孝经》《太上感应篇》等传统经典,帮助北贾村举办了党员干部培训班、家庭主妇培训班,制订了村民集中学习计划。

    在武永贤的带动下,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的志愿者加入进来,向村民们讲授传统孝道、夫妻相处之道、家庭和谐之道和孩子教育之道,全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

    2014年5月11日是母亲节,他策划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感人至深的庆祝活动,将北贾村“孝心示范村”建设推向高潮。

    有人对武永贤的做法很不理解,问他图啥?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孝文化是促进家庭和谐的源头,只要人人都把孝敬父母牢记心头,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稳定。”

    多年来,武永贤痴心传播孝文化的做法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2011年,《山西农民报》在头版用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武永贤推行“以孝治村”走过的道路。并从5月20日到6月15日用8个版面连续发表了23篇文章,对武永贤的做法开展讨论。6月8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第一时间》栏目,向全国观众播出了《山西农民报》的报道和讨论。

    如今,武永贤虽已年近七旬,依旧痴心传孝,用平凡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们见贤思齐、奋发向上。他相信,中华孝文化的力量穿透时空,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和巨大的影响。他要时时宣传孝文化、处处讲解孝文化,做一名推行孝文化的“布道者”。  通讯员 张建华 邓文斌

    


责任编辑:柏东丽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