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意渐浓。一大早,襄汾县贾罕村村民、新城绿苑苗圃的负责人崔启旺带着他的绿化工程队来到了位于襄汾县燕村的荷花园,晨雾中,工人们打坑挖壕、挥锹铲土、扶苗填坑……绿化工作有条不紊得进行着。正在小心侍弄树苗的崔启旺脸上流露着专注和喜悦的表情,很难想像他曾是个脾气火爆、完全没耐性的人。“这都是养花种树带来的好处。”崔启旺乐呵呵地说。
今年,是52岁的崔启旺从事花卉养殖和绿化工程的第19个年头。古语有云,“莳花可以怡情,赏花可以养性,贩花为业则可以养家。”从一个走街串巷的小花贩到苗圃公司的负责人,从一个性情急躁的“爆脾气”到修身养性的养花人,这句话在崔启旺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1996年,在尝试过贩蜜枣、卖苹果、跑运输等多个行当都未成功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崔启旺看到村里有人靠卖花赚了钱,于是他也起了种花、卖花的念头。说干就干,通过看书自学,他在自家的地里种起了第一批花卉。然而,他的创业之路并不是一片坦途。“头三年,根本没有效益,一是自己技术不行,很多花都养不活。二是市场也不好,老百姓自己家不怎么买,大宗的买卖又看不上我这里。”忆起创业之初,崔启旺也是不胜唏嘘。
但随即他又自豪了起来,虽然开头不太顺利,但他却有了个意外的收获——他的急脾气在养花过程中有了很大改善,养花养出了细心和耐心。因此面对这次失败,他没有急着放弃,而是沉下心认真寻找问题,努力弥补不足,终于在全家人的倾力支持下,前路逐渐看到曙光,他种的花越来越好、品种越来越多,达到几十种,除了供自家卖以外,还有别的花贩来他的花棚进货。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崔启旺的目光逐渐投向绿化领域。襄汾县地处北方,气候干燥偏冷更适宜种树,而且他了解到,苗木产业在我国还属于朝阳产业,是生态建设的大助力,政策非常支持,发展空间巨大。于是2000年,他在该县邓曲村承包了几十亩地开始涉足绿化,后来将育苗基地迁移到贾罕村。2005年,他注册了自己的苗圃公司——新城绿苑苗圃。十几年间,他接手的工程从几千元到上百万元都有,将自己培植的国槐、法桐、雪松等上百种树木,种到了襄汾县的东岭森林公园、双龙湖湿地公园、东大街、北大街、丁陶广场等各个地方。
如今,他的苗圃公司已经颇具规模,拥有苗木种植基地200多亩,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0余名,工人30余个,洒水车、小型挖掘机、轻型卡车、小型转载机等绿化设备。每逢有大工程,忙不过来,他就把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发动起来共同参与。在他的带动下,不少亲朋好友都走上了绿化这条淘金路。
在绿色之路上越走越宽阔的崔启旺打算要继续扩大他的事业,在陶冶性情、养家糊口的同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通讯员 焦玉龙 贾安妮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襄汾举办“明确职责、规范检疫”培训班
下一篇: 襄汾:扶贫开发工作正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