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记“全国文明单位”襄汾县财政局

2015-04-21 08:42: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三年砥砺磨一剑,历尽天华成此景。近年来,襄汾县财政局坚定文明单位创建目标不动摇,坚持文明创建不止步,坚实而笃定,文明之花终于绚丽绽放。
    突出组织领导 夯实文明创建基础
    多年来,襄汾县财政局坚持抓精神文明不放松,高起点着眼,高标准定位,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目标。工作中,他们始终以坚持一流班子带一流团队的理念,以弘扬“忠诚可靠、认真细致、勇于创新、严以律己”的精神,着力促进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民主型、廉洁型领导班子建设。
    他们坚决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使班子成员在学习中更新观念、提升理念,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作为领导班子干事业的基本要求,用一流的业绩来检验领导的能力;充分发扬民主,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公信力;坚持把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为此,该局拨出专项资金,抽调专职人员,明确分工,积极落实;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的群团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    的文体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
    提升综合素质 激发文明创建活力
    该局从规范提升干部职工职业道德水平,强化提高业务技能入手,狠抓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爱我襄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主题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习型机关建设、勤俭节约活动;“我们的节日”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帮扶共建活动;文明风尚传播、文明有利培育、“善行义举榜”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四德教育,开设“道德讲堂”,坚持每月一个主题、每堂一个宣讲员、唱一首《公民道德歌》、诵一段经典、讲一则身边人的道德故事、发一份善心、送一份吉祥。这些活动的开展,净化了大家的心灵,激励了工作热情,弘扬了团结互助、友爱奉献的传统美德。
    建立长效机制,丰富文明创建内涵
    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中,该局制定了《文明创建三年规划》《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手册》,根据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制订了13项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志愿队服务,和襄汾县林业局、城建局、交警队、古城镇北街村、大邓乡大邓村等11单位结成志愿联盟,围绕志愿队班子专题研究服务课题、发放通知、开展活动、意见反馈四个环节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先后举办农民科技知识培训60余次,捐赠科技教科图书8200册,捐款3万余元资助了50名贫困大学生上学,义务捐资5万余元用于公益事业,营造了全员参与、共创全国文明单位浓厚氛围。
    把握重要环节 优化文明创建环境
    精神的成长离不开文化的土壤。近几年,该局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促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的有效载体,大力实施“文化引领”工程,紧紧围绕创优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这个中心,把“奉献、进取”作为全局文化建设的品牌。一是完善了职工活动中心、荣誉室、图书室、道德讲堂等场所,充分利用楼道空间建设文化长廊,将财政精神、文化理念、名言警句、廉政格言等悬挂上墙;开展了以“创一流佳绩,谱写财政辉煌”为主题的文明创建荣誉展示,拍摄了《文明之光耀财政》《文明之光映财苑》等专题片,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注重对干部职工的人文关怀。
    深入开展谈心活动,畅通干群交流渠道,定期为老干部体检身体,为老干部订阅报纸杂志;每年元旦、春节走访慰问老干部;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制度,干部职工家庭出现困难,班子成员都会伸出援手,送去温暖。
    三是积极参加县委宣传部举办的“文明知识礼仪竞赛”“喜迎十八大”书画笔会。四是严格劳动纪律和工作纪律,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完善公车管理,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中,该局连续多年排名全县第一。
    五是文明创建促进各项财政工作顺利开展。财政工作在全市综合考评中连续12年勇夺第一名。2012年至今,全县财政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0亿元,财政总支出累计完成6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襄汾县财政局取得成就绝非一朝一夕之功。2005年该局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集体三等功;2006年被国家人事部、财政部授予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就业再就业先进单位;2012年至今,被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5年,“全国文明单位”的殊荣也被斩获,实现了全局上下多年的梦想。如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他们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正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记者 陈华 实习生 李海洁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