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居民共建美好 邻里共享和谐

2020-06-08 09:04: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坏了的暖气主管道,一天就修好了;“蜘蛛网”般的线路重新进行了布排;污迹斑斑的过道两侧墙面绘制成文化走廊;墙壁和大门粉刷一新;多年未清理的犄角旮旯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自襄汾县龙南片区临时党委组建以来,片区福瑞苑小区累计80多人次主动参与美化小区、亮化家园活动,这个多年没有物业、无人管事、无钱办事的老旧小区,在龙南片区临时党委推行的“1136”社区管理新模式下,居民共建美好,邻里共享和谐,面貌焕然一新。

  福瑞苑小区只是龙南片区的一个缩影。该片区共有住宅小区99个,是全县小区最多的城市社区,除个别新建小区有物业外,大部分为老旧小区和散户区,在管理、安全、卫生等方面存有“盲区”。2月20日,襄汾县龙南片区临时党委组建成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推行“1136”社区管理新模式,即坚持党在基层的领导核心,织密一张社区治理的组织网,因地制宜推行“自治共管”“共驻共建”“市场运作”三类小区治理新模式,全力打造健康社区、平安社区、服务社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智慧社区的“一核一网三模式六目标”模式。86个“微网格”党组织、104个居民自治委员会相继成立,各小区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居民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和谐宜居新气象。

  自治共管:社区按下“快进键”

  在没有物业、无人理事、无钱办事的“三无”小区,临时党委依托组织网,号召居民共谋共建共管,探索推行“一问二议三落实四公开”的“自治共管”模式,围绕“事务有人管、安全有保障、邻里有关爱”,打造“公共环境自主改造、公共秩序自我管理”的治理新生态。

  设立门房,是外贸小区居民多年的期盼。该小区成立党支部后,由小区居民冯秋仓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居民自治委员会主任,他千方百计找开发商和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使这一事情终于得到解决。有了门房,小区安全了,居民们又积极捐资开展了亮化小区行动,改造小区大门,重新规划了小区停车位……

  铁西小区北区党支部、居民自治委员会经过征求居民意见后,确定了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和改建花园两个提升小区品质的项目,80户居民累计捐款5万余元。如今,行人、车辆进出大门实行智能化管理,整齐的景观树代替了往日小区内的凌乱,居民们享受到舒心生活的同时,又兴致勃勃地筹备绘制文化墙、安装充电桩、引进纯净水……

  共驻共建:邻里和谐“一家亲”

  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推行包联单位与小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是临时党委对有共建单位小区采取的模式,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拓展活动空间平台,打造“党建共谋、组织共荣、任务共担、环境共抓”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政府家属楼小区与包联单位共治共建,设置了文体活动室,配备了乒乓球桌等文体活动设施,在职人员与家属区人员均可参加。

  职教中心家属楼小区与职教中心共驻共建,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绘制了文化墙、协调布置了职教中心家属区党群活动室、学校篮球场、乒乓球场、舞蹈教室也定期向居民免费开放,丰富了小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在包联单位的帮助下,环保小区补栽花草树木、更换维修健身器材、绘制文化墙,居民盼望的和谐生活一天比一天更近。

  市场运作:互惠共赢更舒心

  在有物业的小区,临时党委建立了社区、物业公司、自治两委三者权责清单,理清权责关系边界,督促物业公司拓展了服务项目,完善了服务功能,实现了物业和业主的互利双赢。

  亚太名苑小区成立党支部和居民自治委员会后,龙南片区临时党委会同党支部、居民自治委员会多次同物业公司协商,先后补栽景观树80余棵,清理垃圾10余方,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小区物业正在积极筹备安装智能门禁系统、新建停车棚。小区居民、退休老党员吕晋荣激动地说:“在临时党委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公园建好了,物业公司的服务更贴心了,我们心里舒坦多了!”物业公司负责人丁信也感慨地说:“党支部和居民自治委员会成立后,给我们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帮助我们提高了服务水平,赢得了业主认可。”

  3个月来,龙南片区“微网格”党支部和居民自治委员会通过微信、电话、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梳理、汇总、议定、承办实事488件,已办结清运垃圾、粉刷墙面、栽植树木、完善设施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实事456件,有效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记者 卫博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