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2月18日,迎着早春的寒意,农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查苗情,开处方,办讲座,指导农民科学浇灌,科学施肥……用科技力量助力今年夏粮稳产丰收。
在襄汾县邓庄镇燕村的麦田里,农技专家正指导该村种植户王根柱追施化肥,促弱转壮。王根柱家的小麦总体生长情况与往年比,苗情比较复杂,存在弱苗、壮苗、旺苗等多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国家小麦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志敏帮他制订了详细的解决方案。王志敏说:“进入春季,种植户要密切关注小麦生长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受去年秋汛影响,我市小麦播种期普遍推迟,导致苗情类型复杂。针对今年小麦苗情类型多、弱苗比例高等情况,国家小麦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云慧带领农业农村部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指导组在我市开展苗情长势调研、现场指导培训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专家组还与市县两级农技人员、农户代表召开座谈会,就冬小麦促弱转壮进行了交流。针对我市冬小麦返青阶段田间管理,张云慧提出病虫害防治早查、早治、精准三要点;王志敏提出晚播麦促弱转壮“早(早下地、早看苗、早管理)促(促早发、促转壮、促灌浆)防(防草害、防病虫、防倒春寒、防干热风、防倒伏)”三字诀;国家小麦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岗位科学家高志强强调旱地小麦当前重点是镇压划锄增温保墒、促弱转化。
“接下来,我会根据专家建议,加强小麦管理,提前浇水施肥,增加开春小麦的成穗量,保证后期小麦的亩穗数,争取小麦丰收。”王根柱说,“专家们的建议针对性强、易实操,促弱转壮任务虽然繁重,但我会全力以赴应对,争取夏粮丰收。”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按照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加强小麦田间管理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指导农户区别苗情、分类管理,做好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倒春寒”防范等关键措施,全力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