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第四小学暑期校园托管班见闻

2022-07-27 09:20: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7月25日8时,11岁的邱静蕾便被妈妈送到襄汾县第四小学门口,她像小鸟一样飞进校园。

  邱静蕾是该校暑期校园托管班的一名学生。这个班有70余名学生,他们听故事、学舞蹈、做手工、体验劳动、参加研学……过着快乐、充实的暑假生活。

  该校是襄汾县教科局开展暑期校园托管服务的试点校,从7月11日至8月5日,每天托管6小时,为孩子“无人管、看管难”的家庭排忧解难、提供服务。

  趣味学习激兴趣

  “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17匹马,并立下遗嘱:长子得一半、次子得三分之一、幼子得九分之一,但不许杀马,他们应该怎么分呢?”7月22日上午,在托管班的答疑解惑课伊始,数学老师常香艳用趣味故事向同学们抛出问题。

  “17不能除以2,也不能除以3,更不能除以9,这道题该怎么做呢?”听到老师的提问,好奇的王少硕不解地问。“那什么数可以除以2、3和9呢?”老师为同学们指点迷津。“是18。”三(10)班学生钮昱栋豁然开朗,高高地举起了右手,“长子分9匹、次子分6匹、幼子分2匹,正好17匹。”“恭喜你,答对了!”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投来钦佩的目光。

  趣味数学、口语英语、习作练习……托管班上,各科老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将趣味故事、电影人物、流行儿歌等带入到数学、语文、英语等课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特色课堂提素养

  “先拿出一块黄色彩泥,揉搓并压成一个厚点的椭圆,粘到硬卡纸上,再用工具刀划出交错的菱形,当作菠萝的‘身体’……”7月25日上午,在托管班的黏土手工课上,四(2)班学生刘辰旭第一个制作完成菠萝“雪糕”后,与同学们分享起制作心得。

  课堂上,杨洋老师边播放视频,边讲解大暑节气的习俗和气候特点,提醒同学们大暑之后不宜吃雪糕。为了让大家加深记忆,杨洋以制作雪糕为题上起了手工课。揉搓、压平、粘贴……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揉搓着五颜六色的黏土,一会儿搓个长条,一会儿捏个三角形,一会儿又揉个圆形,制作完成了老师教的西瓜、菠萝、猕猴桃等形状的“雪糕”后,他们还发挥想象制作出棒棒糖、小机器人、小苹果等趣味“雪糕”,形状各异、色彩斑斓,可爱极了。“有了托管班,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一个人在家了。在这里,我学会了唱歌、跳舞、画画,还参加了劳动实践、研学活动,这里就是我们的‘开心乐园’!”二(3)班学生陈欣妍边玩黏土,边开心地说,托管班开课以后,她每天总是早早到校。

  “在托管班,我们除了黏土手工课外,还开设了硬笔书法、益智游戏等特色课。”看着孩子们学有所获,该校负责教学工作的老师郭雪梅欣慰地笑了,“老师们积极参与托管服务,个个都精心准备,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游戏性,让孩子们愉快地度过暑假生活。”

  研学旅行拓眼界

  “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市博物馆的外面是什么形状了吗?”“一边圆、一边弯,是太阳和月亮!”“对,市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就是源自象征‘日月同辉’的襄汾县陶寺古观象台。”……7月20日9时,托管班的学生一走进市博物馆,便开始了探寻“最早中国”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我们襄汾丁陶文化广场也有彩绘龙盘,它就是在襄汾出土的!”走进该展厅,五(4)班学生徐萌阳指着该馆镇馆之宝——彩绘龙盘激动地说。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在陶寺古观象台观测地球自转公转,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对“远古足迹”“最早中国”“晋霸春秋”“千秋平阳”四大专题展区的参观,了解了临汾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这只是托管班研学活动的一项内容。”该校副校长宓利红说,“我们还将带领孩子们前往襄汾县唐人居建筑艺术非遗研学营开展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临汾历史、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等,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劳动体验促成长

  “快看,这里有三根黄瓜。”“瞧,这里长出两个又大又红的西红柿。”……7月25日上午,同学们走进学校开辟的种植园,上起了劳动课,在劳动中实践,在实践中收获。他们品尝着自己种出来的蔬菜,享受着田园乐趣,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同学们,别光顾着吃,开始拔草了。”孙雅敏老师发现地里长出一些杂草,号召同学们行动起来。“好!”同学们立马行动起来。有的拔草、有的埋土、还有的清扫,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不一会儿工夫,种植园就被清理得整整齐齐,同学们的脸上、身上虽然沾上了土,却笑得格外开心。除此之外,老师们还着重教同学们做家务,让他们帮家人打扫卫生、整理家务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托管班的开设,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不仅让我们放心上班,还教会孩子们做家务,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是件大好事。”看到孩子们开心快乐,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们对学校开设托管班这一惠民举措称赞不已。

  “为了扎实推进‘双减’工作,缓解暑期学生‘无人管、看管难’的问题,我校积极探索开设托管班,采取‘家长自愿、网上报名、班主任审核’的方法,让真正需要托管的孩子参加进来。”该校校长乔惠琴介绍,“在托管服务中,我们开设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益智游戏、劳动体验、研学等多种课程,让孩子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让托管班‘托’出开心、‘托’出放心。”

  记者 郭秀婷 实习生 李华兵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