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这两个大棚的黄瓜现在已经进入采摘期,每个棚产量有两万斤左右。只要一摘下来,当天就有收购商上门拉走。”近日,在襄汾县景毛乡小张村,村民王建忠言语间透露着喜悦。在他身后的黄瓜大棚里,绿色的藤蔓上,一根根黄瓜笔直挺立,仿佛奏响了丰收的音符。
曾经的小张村是市级贫困村,苹果种植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因技术匮乏,小张村苹果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如今,小张村在党建引领下,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尤其是在大棚蔬菜种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之路。
小张村目前共有100余个大棚,其中暖棚20余座,春棚80余座。当地主要种植西红柿和黄瓜,这些大棚蔬菜已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柱。村党总支书记翟淑贞介绍:“为了让村民种好菜、多挣钱,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提高种植技术。邀请农业专家来村里开展技术培训,从育苗、定植到田间管理,以及如何精准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怎样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等,让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很大提升。”
在西红柿种植方面,村里也下足了功夫。“以前不懂这些技术,种出来的西红柿产量不高,品质也不好。现在经过培训,按照科学方法种植,西红柿不仅个头大、色泽好,而且口感更佳。”村民王志波说。
小张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开展各项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为了打开蔬菜销路,村‘两委’积极作为,多次跑市场,谈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标准,与多家超市、市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翟淑贞说,“新鲜采摘的蔬菜配送到超市货架,减少了中间环节。既保证了蔬菜的新鲜度,又提高了村民的收益,让小张村的蔬菜顺利走向消费者的餐桌。”
同时,小张村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与农业技术优势,不断助推产业发展。村里相继建有100KW的光伏电站一座,豆腐加工厂一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余万元。2024年,小张村积极争取巩固衔接资金,建设提泵站一座,解决村民灌溉难问题,为大棚蔬菜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乡村环境整治方面,我们村利用微信群、广播站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环保意识。2024年完成改厕250余户,硬化道路200多米,修剪路边绿化带,美化了生活环境。”翟淑贞表示,村“两委”还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法治学习,完善村规民约等措施,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如今的小张村,大棚蔬菜种植蓬勃发展,村民生活蒸蒸日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