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在襄汾县古城镇北姚村,一座座崭新的公益大棚沐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67岁的北姚村村民柴合兴正在专心除草,挂满汗珠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多亏村里建的这些公益大棚,才有了现在这份工作,让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饱含感激之情的话语诉说着北姚村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北姚村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踏上外出务工的道路,村里的常住人口仅有300余人,且大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
“留守老人没有收入,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壮大?”带着这些问题,2022年,北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宝奎参加了古城镇组织的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借鉴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的先进做法。参观过程中,他看到一座座充满活力的村庄,学习到了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拓宽了眼界,得到了启发,更激发了内心深处的干劲。
回到北姚村后,对于本村的发展方向,杨宝奎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多次认真讨论。最终,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大棚种植上。“我们村里留守老人多,他们虽然上了年纪,但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还是没有问题的。大棚种植既能让这些留守老人有活干,又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杨宝奎说道。
说干就干!利用村里废弃的厂区,北姚村在2022年建起了5座高标准春秋大棚,并引进了黄瓜、西红柿、西瓜等果蔬。经过两年的种植实践,该村在2024年又利用村里闲置的土地建起了4座公益大棚。这4座由上级财政拨款和北姚村自筹资金建造而成的公益大棚,每一座占地面积都达到了一亩以上。
“建造公益大棚的目的,主要是为村里留守老人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只要是大棚里有活,我们就会通过村里的微信群发通知,有时间的村民就能来干活,而且是日结工资。”杨宝奎说,今年2月份,大棚里土地翻整、种植蔬菜苗等工作,都是由村民来完成,同时大家还自发进行大棚日常管护。
如今,走进大棚,仿佛踏入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一株株翠绿的辣椒苗、茄子苗长势喜人;郁郁葱葱的豆角藤蔓沿着吊绳相互缠绕,奋力攀爬;西瓜藤蔓上则绽放出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杨宝奎站在大棚里,脸上满是欣慰与自豪。他介绍,蔬菜大棚一年能种植两茬,7月初就能种植第2茬,这样的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大棚种植不仅让北姚村的果蔬产业蓬勃发展,更为村里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该村把从大棚中获得的收入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在,村里的道路更加宽敞平坦了,路灯亮起来了,文化广场也建起来了。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感受到了满满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大棚经济”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以前村集体经济弱得很,现在靠大棚种植,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把大棚运营好、发展好,带动更多村民增收,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杨宝奎感慨道。
大棚内绿意盎然,道路上干净整洁,村民的脸上更是洋溢着幸福笑容……如今的北姚村,正上下齐心努力走出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路子。
记者 刘文军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