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张瑞强 孙莉红)7月28日,在隰县陡坡垣,果农老李看着正在施工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喜上眉梢,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他激动地说:“这下可好了,不仅我这30亩玉露香梨果园浇灌有保障了,我们垣面5000余亩的“旱地园”也没问题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不下雨果园就浇不上水了。”今年,隰县被列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将用3年时间使6.6万亩的“旱地园”变成“水浇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隰县地处吕梁山区腹地,是典型的山区果业大县,全县八大垣面上,梨果面积已达35万亩。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果树生长提供适宜条件的同时,也给梨果地灌溉带来了较大困难,成为制约果品产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隰县通过积极争取,今年将被列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用3年时间建设7个乡镇的10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其中建设垣面果水配套工程9处,下庄水库管网配套工程1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6万亩,总投资8386万元。
“在项目规划建设中,我们把农田水利建设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将范围扩展到玉露香等梨果产业用水中,今年将投资2690万元,分别在陡坡垣、无愚垣、阳头升垣建果水配套工程3处,涉及4个乡镇,15个自然村,新增灌溉面积2.44万亩。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改变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隰县粮食和林果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该县水利部门负责人介绍。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工程在隰县启动后,该县成立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部,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社会管理,企业保证”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部技术员每天都往返于几个工程施工现场,重点是抓好工程质量安全,严格要求施工队伍按照规程操作,把田间管网延伸到地头最末端,根本上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把宣传发动工作做到位,协调解决当地群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当地群众支持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目前,该项目水源工程、蓄水池工程、管网工程已全面开工,工程进展顺利,预计10月底完成今年的全部工程建设任务。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