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香:从“绿疙瘩”到“金蛋蛋”的发展之路

2014-12-19 08:2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这次玉露香梨出口美国,对全县人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我们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等我们建好自己的加工厂,就可以将玉露香梨从隰县直接出口到国外,中间少了很多环节后,每斤玉露香梨的价格也会实现翻倍。”近日,在谈起隰县玉露香梨打开国门的话题时,该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张世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近日来,隰县玉露香梨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先是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荣获了“后稷特别奖”,紧接着又是10万公斤玉露香梨入柜起运出口美国。隰县玉露香梨能够一炮走红开启国际市场绝非偶然,有全县10万干群奋战八年的决心,玉露香梨早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从艰苦探索寻找决定隰县命运的道路,到广泛调研、科学论证后提出的“奋战八年、实现玉露香梨挂果面积20万亩”的奋斗目标,再到喜获“中国第一梨”、“中国梨王”、“中国大美梨”的美誉,隰县玉露香梨每迈出坚实的一步,都点燃着萦绕在祖辈隰县人心中的梨果梦、富裕梦、小康梦。

决策者信心坚定抓实效

2008年8月,隰县发展的决策者们,通过进梨园看、访梨农谈、召开观摩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慧眼识珠,弄清了隰县的区域优势,认准了产业优势,选定玉露香作为农民达小康的主导产业。2012年,全县上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产业大革命,提出了“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的重要战略决策。截至目前,全县共栽植玉露香梨13.3万亩,居全国之首。

“今年年初,为了推进‘梨果攻坚年’活动,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的全县‘玉露香梨产业发展’工作指挥部,以纪委书记任总指挥的督查打假指挥部,这足以说明县上对这次活动的重视。”隰县果业局党支部书记吴德平告诉记者。

“梨果攻坚年”活动一开始,全县各乡镇包村干部、县直单位、包村第一副书记迅速进村入户,协调投入人、财、物,指导、帮扶包联村群众尽快展开了玉露香高接换优和栽植。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用于梨果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的配套工程建设。与此同时,全县上下各部门都加入了这场产业大升级活动中,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全面配套工作陆续展开,各部门紧紧围绕服务梨果产业发展跑项目、争资金。

果农们激情高涨谋增收

在该县城南乡德虎垣,果农大户田月明告诉记者:“今年我家的80亩果园产量达7.5万公斤,玉露香梨为我带了近80万元的收入,其实在我们县城还有比我赚的更多的果农,有的一家收入都能上百万元。”记者了解到,玉露香梨已从2011年每亩地2.1万元的收入攀升至今年的5.2万元,今年,该县玉露香梨产量达250万公斤,产值达25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范围内,今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玉露香梨栽植户达20余户,收入10万元以上的栽植户达1200余户。

“前几天,我把家里的30亩地全部栽植了玉露香梨树苗,一颗树苗3.5元,县里就给补贴2.5元,玉露香梨不但价格好、销路好,县里还给这么多支持,我们农民没理由不干。”在该县城南乡留城村,53岁的王德意边说边掰开手指算起了账。该村支部书记张隰瑞告诉记者:“我们村今年一共栽植了200亩玉露香梨树苗,3年后挂果,5年后就到了盛果期。村民们种玉露香梨的兴趣都很高涨。”

“果农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栽植玉露香不能盲目的去干,其中的技术县上有很严格的要求。”吴德平告诉记者,今年全县的目标是:新栽玉露香梨4万亩,高接换优1万亩,果树大改形1.5万亩,抓好3万亩标准化示范园连片建设,100座包联示范园精细化管理,育苗400亩。在今年的果树栽植过程中,县科技局制定了栽植规程,组织栽植技术培训,果业局统筹苗木供给,县纪检委工作人员跟踪督查苗木调运,全程监督栽植全过程。为了严把接穗品种关,科技局组织技术力量制定嫁接标准,要求每亩不少于40株,每株接穗不少于20个,组织嫁接培训每村一次,成活率要求达到85%以上,县纪检委、果业局抽调专人根据乡镇提供的嫁接农户登记名单查株数、看进步及嫁接效果,并排出名次,电视通报。

畅通销路扩市场

“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我们的玉露香梨产品已经入驻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并拿到了明年的订单,如今,我们还打算在广州搞一个直销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玉露香梨。”张世平告诉记者,今年通过隰县总商会的会员单位,共销出玉露香梨100多万公斤,仅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隰县天天饮料公司一家就收购了50万公斤左右。

几年来,玉露香梨的营销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初期的县内销售,发展到省、市市场销售,进而扩展向全国市场销售。从小商小贩销售发展到面向大公司、大客户的大批量销售并打进美国市场,如今又开始与台湾商人洽谈明年的销售事宜。

记者了解到,目前隰县玉露香梨的销路一是靠入驻全国重点城市的果品交易中心,辐射带动区域销售。二是靠该县总商会的会员单位收购。三是通过参加中博会、农展会等展览和举办“玉露香梨花节”、“中秋采摘节”等活动,不断扩大“中国第一梨、隰县玉露香”在全国的知名度。同时,一些网络营销的店主通过淘宝网等方式销出一部分玉露香梨。张世平告诉记者:我们还计划在沿海一线和内地中线城市建立“隰县玉露香梨”直营店,直营销售全国连锁,统一质量信誉,统一授权。

同时,为了坚定梨农可持续发展信心,该县还决定从2015年到2020年,对果个80公分以上、含糖量12点以上且果形端正、果面光洁的玉露香梨,实行每公斤6元最低保护价收购。因自然灾害形成的残次果保护价每公斤2元最低保护价。

从“绿疙瘩”到“金蛋蛋”,隰县玉露香梨产业的成功发展,见证了该县县委、县政府的英明决策,更见证了全县干群上下齐心“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强毅力。走进美国只是隰县玉露香打开国门的第一步,如今该县已经着力开始制定出口规划,建立出口机制。全县上下又朝着2015年出口精品玉露香梨1000吨、2020年出口玉露香梨5万吨以上的宏伟目标而奋进。            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