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2014文化宣传工作绘制出精美画卷

2015-04-02 08:10: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沐浴2015年的春光,翻开2014年隰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长卷,一个个响亮品牌、一项项文化精品、一个个“隰县好人”,一群群“文化能人”,串联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精彩记忆。2014年,该县紧紧围绕开展“五个年”、打造“升级版”的奋斗目标,找准切入点,升级创品牌,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汇聚起推动全县跨越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星级评定”创亮点 理论武装成效突显

    该县出台理论学习星级评定实施办法,对各单位理论学习工作全年跟踪督导,年初提出要求,年中专项督查,年底星级评定,全县121个单位“五个星级”对号入座,通报亮相,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县委中心组率先垂范,全年集中学习13次,撰写理论调研文章56篇,中心组成员带头讲课、带头谈体会、带头搞调研,发挥了龙头示范作用。各单位开展了“优秀学习品牌”创建工作,学习特色各有千秋。教科局的“读书漂流活动”、人社局的“学习讲坛”被选树为全市的样板。全年多次组织各个乡镇的专职组宣委员、县直单位的理论报告员参加市、县理论培训和辅导,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中,这支队伍在本单位、在基层一线深入宣讲,起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

  “好人隰县”创品牌 精神文明捷报频传

    响亮提出打造“崇德向善好人隰县”品牌的口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鼓励干部群众发现好人、举荐好人、争做好人。编印了《德善之光》道德教材,组建了英模人物报告团,编排了宣传“隰县好人”节目,设立了孝德广场、善行义举榜、好人桥,广泛宣传好人典型事迹,学好人、做好人蔚然成风,一年中又涌现出刘帅君、武来贵、冯莉清、贺西平、许迎辉、刘俭等国家、省、市道德模范。确定了“崇德包容、智慧勤劳、自信坚韧、创新图强”的隰县精神和县歌、县树、县花、县鸟。组织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我的梦”、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礼仪、志愿服务等内容为主的公益广告宣传展示活动。两次邀请专家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人大机关、财政局等文明单位均开设道德讲堂。在2014年7月份举办的中国品牌文化管理年会上,该县喜获“中国品牌文化十大范例奖”,被授予“中国好人县”荣誉称号。

  “媒体联动”创优化 舆论宣传强势给力

    全力整合宣传资源,拓宽宣传途径,积极打造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一盘棋、同声音的大宣传格局。出台《对外新闻宣传奖励办法》,鼓励新闻工作者多写稿、写大稿。《火了玉露香、富了穷山庄》《广种“道德树”、隰县好人多》等10余篇新闻稿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在中央主流媒体的发稿量是该县近二十年来最多的一年。策划组织了“第四届玉露香梨花节”“隰县玉露香梨出口美国”等多项专题宣传,全方位报道了党的建设、反腐倡廉、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新进展、新业绩。开展了新闻敲诈、有偿报道、网络造谣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消除各类负面信息100余条。聘请了5名新闻监评员,定期不定期对新闻工作进行点评,规范舆论宣传。电视台和隰县在线联合研发,成功开通了有线电视直播、视频点播的手机电脑版,这项技术走在全市的前列。

  “山区强县”创特色 文化事业活力迸发

    围绕打造山区文化、教育、医疗“三强县”的目标,努力在公共文化、传统文化、群众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下大力气,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基础设施空前加强,在连续几年不断新建改善的基础上,奥体中心、莲花广场、隰州大剧院又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县8个乡镇97个行政村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功能显现,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举办了“大美隰州·欢乐盛夏”消夏月活动,共展演文艺晚会12场、电影4场、戏曲5场。组织文艺、电影、图书“三下乡”,全年深入乡村文艺演出近百场,放映电影1100余场,图书下乡5万余册。出台《隰县文艺创作奖励办法》,编辑出版《隰州寻胜》《隰州梨人》《山西省委驻隰县上庄》等反映该县历史、人文、发展和产业的优秀作品,并邀请省市作家协会和广大文学爱好者召开了出版发行座谈会和文学讲座会。创作和拍摄《放歌小西天》《放歌奥体中心》等系列实景表演及《玉露香飘幸福来》《梨乡欢迎您》等本土歌曲。出台《隰县民间艺术扶持奖励办法》,全力培育非遗文化的精品产品生产,山核桃、根雕等工艺品产业化发展的项目已达成联合开发协议。全面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伞秧歌”,成为舞台、广场等多种表演形式的优秀剧目,编辑出版的散文集《隰行漫记》、山核桃工艺品《天艺千佛圣景盘》入选全市外宣资料库。  通讯员 郝微微

    


责任编辑:柏东丽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