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冻灾的较量

 ——隰县抗冻保丰收纪实

2015-04-21 08:32: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4月13日凌晨,一场“倒春寒”冻灾突然来袭,隰县5万亩即将开花的玉露香梨果园面临危险。为了抵御灾害,全县几百名县乡村干部和近万名果农冒着严寒在果园测温度、看花蕾、点烟火……一时间,漫山遍野的梨园内,星火点点、烟雾弥漫,一场抗冻保丰收的战役打响了。
    梨果产业是隰县的主导产业,玉露香又是隰县梨果产业中的优势品牌。此时,隰县梨果陆续进入花期,大幅度降温将对梨树开花带来极大影响。
    今年正是隰县玉露香梨的决胜年,寒潮事关玉露香梨的质量产量、事关玉露香梨开拓大市场的战略、更事关全县8万农民的增收致富。
    4月12日上午,接到寒潮预警后,隰县县政府紧急召开果树防冻会议,部署当晚的果树防冻工作,灾害预警信息也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电视、微信、气象预警平台等渠道向全县发布。会议一结束,县、乡、村干部全部集结一线。防冻剂、锯末、烟雾发生器等防冻物资源源不断运送到各乡镇、农村,免费为果农发放。气象部门在各乡镇果园设立气象信息服务站,实时严密监测冷空气活动和温度变化趋势。县委书记、县长、包乡镇县级领导亲自部署,深入一线巡查指导。县果业、科技等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果园,全方位为果农提供服务,指导果农进行抗寒防冻管理工作,采取浇水、喷施防冻液、熏烟、点燃烟雾发生器等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
    凌晨两点左右,气象预警平台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显示,隰县8个乡镇已经有3个乡镇的气温低于零下2度。
    这是一个与寒潮决战的不眠之夜,电视镜头、记者的快门记录下众多的感人场面。
    寨子乡坪城村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5度左右,村民们全员出动,在果树技术人员指导下,点燃果园内提前放好的草垛进行果树熏烟防冻,一时间整个果园烟雾弥漫。坪城村果农张青福说:“晚上就把柴火、锯末全部运到地里堆好,半夜一点多,乡镇干部、村干部在喇叭上通知点火,全体村民全部出动,准时烟熏。近6个小时的烟熏,加上前期所做的努力,我们将温度控制在零下2度以上,降温对含苞待放的梨花没有造成影响。”午城镇习礼村党支部书记闫锁保说:“现在保一亩就相当于保住了2000公斤,保住了1.2万元。”隰县科技局局长吉小田说:“果农们行动很迅速,所有的玉露香户全发动起来了,到凌晨2点,接到通知统一点火,使整个片区烟雾笼罩,联防联治防冻效果更好。”据统计,此次防冻保卫战,共出动10000余人,投入60余万元,喷防冻液2万亩,熏烟5万亩,提前浇灌2万亩。通过有效实施防冻措施,低温灾害没有对隰县梨果产生影响,确保了1万亩挂果玉露香梨的稳产高产,减少损失1亿元。
    防冻战役是对隰县发展玉露香产业信心决心的考验,是对隰县领导干部团结战斗的考验,也是对隰县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考验。事实证明,隰县发展玉露香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坚如磐石,隰县有一支团结战斗、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近年来,隰县大力发展以玉露香梨为主导的梨果产业,使玉露香梨栽植面积由2008年的不到2000亩,发展到如今的16万亩,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5000元。去年,玉露香梨先后荣获“中国大美梨”“后稷特别奖”,成功打入美国高端市场,产品供不应求,成为隰县农民增收致富达小康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把玉露香梨果产业做大做强,成为隰县干部群众共同的期盼和梦想。
    今年,隰县在梨果攻坚工作中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班子成员、果业局班子成员、县直包村单位一把手包联示范园责任制,对全县150座包联示范园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求每月至少到包联果园一次,落实一项措施,解决一个问题。对示范园要建立分户档案,详细记录管理、生产和销售情况,确保精细化管理、集约化生产。同时,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实现玉露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扩规模,抓玉露香梨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玉露香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挂果面积20万亩,对新栽幼树严把苗木关、栽植关、放苗关、林下关,确保成活率。实行栽植补贴,每株苗木果农只出1元钱,其余3-4元全部由县财政补贴。二是高接换优,抓玉露香梨产业发展。改造老劣果园,通过高接换优一年换、二年拉、三年实现初挂果。全县三年高接换优3.7万亩,占老劣梨果品种面积的37%。,三年累计由果业局负责采集和免费发放玉露香梨接穗200余万条。三是技术培训,抓玉露香梨产业发展。选派12名乡镇领导及果树技术员赴陕西洛川挂职学习;邀请陕西洛川8名技术专家来隰县分赴8个乡镇巡回授课;连续两年举办“果树技术大比武”活动;邀请5名国家梨产业体系专家,在隰县举办了26场次培训;四是示范园管理,抓玉露香梨品质提升。设立不同层次的省、市、县玉露香梨示范园,总面积达到2万亩。示范园管理按照《隰县玉露香梨优质栽培技术实用手册》《标准化果园建设技术规程》,指导果农进行管理与技术的统一操作、科学生产,力争使玉露香梨在三年之内实现品质大提升。五是果水、果路、果牧配套,加快玉露香梨统筹发展。本着玉露香树栽到哪里、园区道路修到哪里,提水设施建到哪里、畜牧养殖资金投到哪里的原则,各职能部门加大了果树集中连片带内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全面配套工作,力争到2020年前实现20万亩果路、果水、果肥配套全覆盖。今年实行果农浇地每吨水县财政补贴0.5元。六是恒温库建设,抓玉露香梨产业发展。
    2014年太原煤气化公司在下李原水泥厂新建2万吨果库,太原金润泽公司在下李原硅铁厂新建1万吨数字化出口果库,天天饮料公司新建2000吨果库,加上原有果库,总容量突破了5万吨。还将积极招商引资,鼓励民间力量、外地企业、客商来隰兴建恒温库,补足10余万吨缺口。
    七是品牌宣传,抓玉露香梨市场营销。连续举办“玉露香梨花节”“秋季采摘节”“全国梨果订货会”“全国梨王擂台赛”“全国吃梨大赛”等活动;建立隰县玉露香梨专题网站、网上销售平台;统一使用“隰州”牌玉露香梨商标;参加中博会、农展会、东盟博览会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对隰县玉露香梨进行推广宣传;开拓上海、广州、宁波、成都、唐山等沿海一线城市与内地中心城市市场,设立“隰县玉露香梨”直营店;巩固玉露香梨出口美国市场。
    站在含苞待放的玉露香梨园前,隰县果业局局长王淳峰说:“今年我们隰县玉露香梨栽植面积可达到2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万亩,如果不遭受自然灾害,不受灾害影响,预计产量可达1000万公斤。到2020年,20万亩玉露香将全部进入盛果期,每亩按产量2000公斤计算,总产量可达4亿公斤,每公斤按地头价6元计算,总产值达24亿元,8万农民,人均收入仅玉露香一项就可达3万元。”通讯员 梁云云 王军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