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第一小学精心打造书香校园侧记

2024-04-10 09:18:4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姐姐们,今天天气好,咱们把风筝拿出来,放放晦气吧……”4月9日15时许,在隰县第一小学五(1)班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自编自演《红楼春趣》,她们穿着汉服,为同学们上演了一场古装剧。

  这是隰县第一小学精心打造书香校园中的阅读展演活动。近年来,该校以“阅无止境 读领未来”为主题,持续加大书香校园建设,通过课题研究引领、阅读文化建设、书香活动阵地建设、教师素质提升等举措,打造书香校园,营造特色文化,成效显著,深受各界好评。

  造一方天地 让阅读身有所安

  4月7日17时许,到了该校第五节课,三(2)班学生在校内图书馆上起了阅读课,同学们在书架上挑选了自己喜爱的图书后,静静读书,徜徉书海。

  为了让师生们拥有一座理想的图书馆,让图书馆成为该校的文化地标,学校把图书馆的打造放在重要位置,命名为和雅图书馆,目前馆藏图书4万余册,电子图书24万册,配备有先进的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建立了网络阅读平台,师生在这里借还书籍方便快捷,阅读书籍舒适惬意,举办阅读活动更是情境相融。

  同学们喜欢的地方,不止和雅图书馆,还有各班的“快乐读书吧”。学校每间教室靠近走廊的一侧有一个高低错位的两层书柜,存放着学校购置的课外阅读书籍,供学生们课间随心阅读。“快乐读书吧”的管理归属各班,体现在各自制定的个性化“阅读公约”上。课间,孩子们随心阅读,自在交流,成为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

  “学校不断建立完善的阅读机制,包括阅读课程设置、阅读时间安排等,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该校校长张全瑞介绍,“同时,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朗诵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书香校园的营造,校园文化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已然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

  走进该校,教室里、花园边、树荫下……目之所及,处处有师生捧书吟读的身影,琅琅的读书声伴着春日的阳光在校园里荡漾,成为深耕校园阅读、打造书香校园的真实写照。

  养一个习惯 让阅读心有所向

  “我们要根据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通过设置不同的阅读目标和奖励,鼓励学生坚持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4月8日下午,又到了该校每周阅读教师研讨活动的时间,该校优秀教师邓建华向其他教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

  阅读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在教材改版、课程改革之后,阅读纳入了课程和教材。学校通过开设“每日诵经典”“每月读名著”等一系列课程,将师生阅读写入教育生活,引导学生从中学智慧、品文化、养性情、修气质。

  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营造书香校园”理念的引领下,该校语文教师按要求上好每周阅读课,记录好每次读书笔记,写好每篇文章心得体会,积极参与学校的书香校园评比活动,他们与书本为伴,与经典同行,塑造出一批“书香教师”和“学者型教师”。

  此外,该校还主动联系县图书馆、书店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们走进图书馆和书店,邀请各领域专家走进校园开展阅读活动。四(4)班教师吕媛媛欣慰地说:“现在我不用再督促学生们看书了,他们已经养成了阅读习惯,很多学生都希望父母为自己买喜欢的书作为礼物,阅读正在为学生一生打下亮丽底色。”

  赴一场盛会 让阅读情有所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转眼到了该校每周五的大课间精彩阅读时间,嘹亮的诵读声回荡在校园上空,师生们徜徉在书海中。

  这是该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 阅读润童心”系列活动之一。自该校2021年开展此项活动以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同步,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组织分享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自从学校开展阅读活动以来,课余时间我不再沉迷手机游戏了。”“我读完《西游记》后,要把精彩的场面演给大家。”“读书真好,它带给我无穷的知识和力量。”……活动最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的读书所得,个个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快乐。

  亲子阅读也是该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一大特色,二(1)班的李雨舒每天晚饭后,就迫不及待地和妈妈共度美好的亲子阅读时光。最近,她们正在共读《七色花》。该生家长感叹道:“学校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不仅培养了女儿的阅读兴趣,还和谐了亲子关系。读书已成为女儿的一种生活习惯,书香陪伴着她成长。”

  自2018年我市启动书香校园建设以来,隰县第一小学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切实把书香校园“师生阅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校园里“人人识书‘香’ 处处飘书‘香’”,学生们沉浸其中快乐成长。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