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十大亮点彰显医改成效

2014-08-21 08:3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瑞平 高春鸿)近年来,乡宁县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积极为全县人民营造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医疗环境,卫生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显著,主要体现在十大亮点上。

一、率先在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10年3月医改之初,该县作为全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5个试点县之一,在所有乡镇卫生院推行了此项制度,全部购进国家基本药物,并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2011年,该县加强研判,不断推进,于5月份将此项制度延伸到182个村级卫生室,全年乡、村两级销售额增至1625.37万元,增幅达195.6%。2012年、2013年基层基本药物销售额分别达2173万元和2607万元。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经验在全市推广。根据国家医改政策,2010年3月,该县着手向全县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十二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并将《乡宁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印发全县予以推广。另外,2012年始,该县为8210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免费普查,查处宫颈癌2例,癌前病变12例;查处疑似乳腺癌2例;2013年,免费筛查8548人次,查处宫颈癌2例,癌前病变7例;查出乳腺癌3例。今年以来,该县仍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两癌”免费筛查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服务上更加精益求精,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需求。

三、乡镇卫生院改革成效明显。一是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乡镇卫生院对辖区村卫生室实行严格的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五统一”管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给予补助,并保障每村每月不低于400元;同时,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纳入管理范畴。二是作为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枢纽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是技术服务力量得到进一步支撑。近年来,该县一方面将人员财政工资由60%提高到100%;另一方面,通过函授学习、外出进修、短期轮训等方式,让医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另外,该县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每年拿出专项经费予以实施,保障县级的技术力量和服务水平能及时、全面地辐射到基层,从而给乡镇卫生院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显著。2013年1月,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临汾现场会上,该县作为典型代表,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并接受了省卫生厅、省医改办的督导检查验收,受到一致好评。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人心。2010年医改以来,该县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标准,加强基金管理,全县参合率、人均筹资标准、最高支付限额和实际补偿额逐年递增,保障了农民群众能看得起病,能看得起大病,防止了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六、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并连续保持荣誉称号。自2010年8月创建工作启动以来,该县紧紧对照验收标准,各机关单位、居民小区、营业场所均坚持不懈地大搞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改善民生环境。在县城主要街道增配垃圾箱120个,新建公厕10个,配套健身器材32套,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日常生活。2012年8月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

七、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井然。近年来,该县始终把职业卫生防控、医疗卫生执法、传染病防治等内容作为卫生监督执法的重点,一切从实从严出发,坚持日常监督与突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种问题第一时间排查解决,全县整个医疗市场秩序井然,未发生重大医疗事件。

八、医德医风明显改进。医改以来,全县一方面加强制度规避,所有药品和医疗器械全部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国家卫计委颁发的医疗卫生行业“九不准”制度,将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医师年度考核,作为重要指标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此举有效促进该县整个卫生系统医德医风的根本好转,调节了医患关系,病人投诉率直线下降。

九、实行了“院财局管”。该县于2013年1月成立了院财局管中心,所有卫生院的财务收支均通过该中心管理,并聘请财政局人员蹲点审核把关。一方面规范了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同志,有效预防了职务犯罪的发生。

十、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主要是加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圆满完成了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吉县沙坪煤矿透水事故以及青兰高速乡宁境内大巴事故等应急救援任务,于2013年5月成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