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认为这是最能够保护文物的办法,也是文物最合适的去处。”7月14日上午,市民王文英将一座古老的霸下碑座捐献给尧都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被转移到指定保护场所。
霸下,又名赑屃(bìxì),形似龟,相传是龙之六子,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清末民初,爷爷在这儿建院时已有此碑座。在我小时候,这座碑座一直被安放在北房外,2015年我家再建新房时,将其妥善安置于正房东侧后面一小棚内。100多年来,这个碑座见证了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我们家六代人的幸福生活。”67岁的王文英说,“前段时间了解到由于解放路改造,这儿将被拆除,就积极联系尧都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希望能为这座碑座找个合适的安置之处。昨天,已将柱石、厦脊、古砖等老院内传下来的东西捐给了文物部门。今天再送走碑座,就了了我一桩心事。”
担心房屋拆除时砸坏文物,尧都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决定先移走碑座。搬移现场,工作人员先是小心拆除了碑座安身的部分东墙,之后在吊车的配合下,将碑座用吊带均衡地固定好,吊至等候在旁的铲车上,再由铲车将其运送至尧都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保护场地。“这座碑座材质大概是青石,一吨多重,长宽高分别约为1.7、0.9、1.0米,有一定风化,但原貌犹存,还算完好。”随后,工作人员将碑座固定在铲车上,以防其在运送途中掉落。
“我们鼓励像王女士这样爱护文物的行为。同时,希望广大市民一旦发现文物,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派人进行现场勘察、保护,之后请相关人员进行鉴定、断代、分析,并将其放置在指定场所。”尧都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负责人说道。
记者 韩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