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连日来,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冬小麦苗情长势和土壤墒情进行调查分析,现场为农作物“把脉问诊”,指导广大农民科学加强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化学除草和防控病虫,为全年粮食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日前,记者跟随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党建友来到尧都区屯里镇韩村,只见已进入拔节期的冬小麦长势喜人,在阳光下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专家,你看我家的这片小麦长得怎么样?快给俺指导指导。”得知农技专家要来,当地的种粮大户杨家锁早早来到田里等待。去年,他承包了近100亩土地种植小麦,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对如何种好这片田心里始终没底,正盼着专家前来指导。
走进田地,党建友一边查看苗情,一边不停发问,几番对答后,对小麦生长情况已了然于胸。党建友顺手拔出一撮麦苗,仔细观察后,对村民们说:“这块麦田里的小麦看上去很壮,但没有浇冬水,根系发育比较差,现在需要及时浇水,塌实土壤,促进根系发育。”
“目前全市小麦从南到北进入拔节期,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是决定小麦成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期,也是肥水管理高效期。同时对低温较为敏感,做好近期麦田肥水管理不仅可增穗、增粒,还能避免或减轻低温冻害对小麦的影响,为今年全市小麦增产、高产奠定基础。”田地里,党建友现场上起了“教学课”,不但指出了问题,还给出了解决办法。“当前,所有麦田都应按照弱苗早浇多追肥,旺苗晚浇少追肥或不追肥的原则进行浇水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7.5公斤至10公斤,并适当增加灌水量,既可满足小麦后期生长对水分需求,又可长时间保持田间湿润,有效预防近期低温冻害。”
针对如何预防低温、中后期麦田病虫害,党建友说:“拔节期小麦对低温较为敏感,而我市近几年小麦拔节期多次发生低温冻害,给小麦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应积极应对:一是以水调温,增墒防冻。二是喷施叶面肥,增强抗逆性。三是补肥浇水,分类补救。后期是小麦病虫害发生盛期,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加强病虫害监测,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选择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
“感谢专家现场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听完专家指导,村民杨家锁立即开展拔节前全面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作业。
春争日,夏争时。开春以来,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及时组织了一批农技专家,多次深入全市各地田间,为农户开展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做好春季田间管理,排除病虫害隐患,切实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确保今年夏粮丰产丰收。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