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种菠菜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3月种春菠菜、5至7月种夏菠菜、8至9月种秋菠菜、10至11月种冬菠菜。种春菠菜时,要先深翻土地,保证土壤足够疏松……”3月26日15时许,在蔬菜园里,尧都区东城第一小学校劳动教师正给学生们讲解种春菠菜的方法和技巧。“哇!原来,种春菠菜还有这么多门道!”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是该校校外劳动实践课的常态。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以来,该校紧紧围绕“让生命在阳光下自由成长”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注重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结合、劳动实践和劳动感受结合、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结合,聚焦周内劳动课程、家里劳动活动、校内展示活动、校外实践体验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课程和活动,形成家校社全员化的劳动教育格局。
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同学们,我把红领巾脏了的小角洗干净了,是不是就洗好了?我把红领巾放到盆里是不是就可以?”“不可以,洗完这个小角,还要把其他不太脏的地方洗一洗。”……3月25日16时许,在该校二(7)班教室里,语文老师白欢欢正在为同学们上《劳动教育》第一课《清洗小物件》,白欢欢用引导式语言激发了同学们的劳动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清洗、晾晒、叠放……课上,白欢欢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把清洗红领巾的步骤和要点讲得一清二楚,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清洗小物件的步骤和方法,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根据相关精神,学校将每周一的第四节课设定为劳动课,并在周内校内开齐开足劳动课程,同时坚持布置课外校外劳动作业,1—2年级学生每周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3年级以上每周不少于3小时,让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理念在学生们心中扎根、生长。”该校办公室主任赵谦如是说。
打造劳动教育特色课
“走,种春菠菜去。”3月26日15时许,又到了该校本学期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时间。课上,学生们在菜地里松土、施肥、浇水、播种……积极参与、认真体验、快乐地劳动。三(1)班学生公李睿动情地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
“学生领上种子,分到责任田,负责并参与翻地、播种、浇水、收获等全过程。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又让他们品尝到收获的快乐。”三(1)班老师崔艳玲介绍,为确保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学校把距离学校7公里处的尧都区侯村林场作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依托山西鼎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管理,聘请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讲解,把这块占地150余亩地定为学校的“快乐农场”。在这里,老师们不仅带领学生种植玉米、小麦、茄子等农作物,还教他们学习桃树、苹果树、梨树等种植知识,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探究,在创造中成长。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种子每天有什么变化?”在过去的课堂上,学生们主要是凭借想象和描述来解答这些问题;现在有了劳动基地,学生们可以在田间地头上课。其他学科老师也抓住这一契机,带领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研究植物结构、撰写成长日记等,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在学校2号教学楼大厅里,学生们展示的一幅幅《劳动最光荣》美术作品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是学校往年举办劳动实践活动留下来的。学生结合语文、美术、劳动等课程,进行“劳动课程”探索研究,并利用自身所长将劳动的各种知识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
这样的劳动教育课,不仅受到同学们的喜爱,更让家长高兴不已。该校三年级学生家长李会芳说:“自从学校有了‘快乐农场’后,儿子变化非常大。以前,儿子回到家里很少干家务活;现在,做完作业就主动洗衣、刷碗、扫地,变成了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开辟协同育人新途径
学校不仅在校外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体会劳动的不易与收获的乐趣,而且通过多方联动不断深化家校互动机制,深入社区,融进自然,取得协同育人的明显成效。
社会是劳动教育的生动课堂。学校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环境整治、清洁卫生等公益劳动,让学生体验和经历。学校利用“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因为有了全体学生参与,所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怎样通过课程设置,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怎样通过丰富的形式和载体,让学生在掌握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劳动精神?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晒一晒”“比一比”“聊一聊”评价活动,学生不仅习得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更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收获了劳动成果,从而萌生了热爱、敬畏劳动者的情感。
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也早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一道美食、整理自己的房间、小发明创造……每到周末,孩子的劳动成果便成为该校家长微信圈中的一道风景线。
“近年来,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让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提升了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该校校长张晋波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开展更加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品质和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