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方足布

2015-01-15 15:53:28 来源:


三年前的一个星期天,笔者在古玩城一摊点前,见到几个人围在一起议论一枚锈迹斑斑斑古钱币,其中一个说,这是平阳布币,不值钱,摊主便让买主20元钱拿走了,我站在旁边只有干瞪眼。去年的一天,笔者又在一古玩摊前,见到一枚品相不太好的平阳布币,摊主开价100元,我还价50元,摊主要80元,我说等一会儿再过来,等我转了一圈再到这个摊前时,发现此布币已经被人买走,心中好一阵后悔。
今年初春的一个星期日,笔者见到一摊前摆放几枚锈迹斑斑斑的古钱布币,用放大镜仔细看,竟然是“平阳”方足布,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与摊主一番讨价还价,最终100元钱买了两枚。
方足布是先秦古币收藏中较常见的一种古钱币,它流通于三晋地区,见证了韩、赵、魏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之后战国七雄争霸的一段烽火岁月。
平阳就是今天的临汾,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韩国建都于平阳,后来被赵所占,属赵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为河东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汉置平阳县,公元608年改称临汾,一直沿用至今。
三家分晋后,如今的山西曾是晋国分裂之后战国七雄韩、赵、魏三国的主要疆域,当时这三个国家控制区域内曾发行了多种不同样式的货币,从空首布到尖首布再到方足布,在当时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各国贸易往来繁盛,方足布货币广泛流通于三晋地区,一直到战国结束被秦国半两钱所统一。
方足布的形制由早期的空首布演变而来,平首、平肩、方裆、方足,因其双足较为平直方正而得名“方足布”。其钱文多为地名,文字由当时的工匠在钱范上刀刻而成。方足布的铸造多为一钱一范,由于工匠们的书法水平不统一,方足布上的钱文书法不拘一格,有的粗壮,有的纤细,还有许多方足布文字出现变形、简笔、省笔、增笔、借笔等。方足布的品种目前以发现百余种以上,最为常见的是“安阳”“平阳”“宅阳”,因为此三种方足币当时流通发行最大,又称“三阳布”。“三阳”中,“安阳”最多,“平阳”次之,“宅阳”最少。在钱币收藏界中,没有“三阳”布,如同没有秦半两一样,是难成钱币大家的。
 

相关链接:


在入门阶段,藏友们多选择第一步收集齐方足布下八品,即“安阳”“平阳”“宅阳”“长子”“齐贝”“蔺”“梁邑”“襄垣”,其中可扩展的收藏维度还包括“平阳”的细微版式、“襄垣”记值系列、“宅阳”版式中的文字变化等。
在入门后,集藏过程中对品相和坑口的选择尤为重要。根据近年来出土的资料看,对于有条件的藏友而言,推荐选藏的中档品种坑口为山西的灵石坑和辽宁的锦州坑。
随着收集过程的深入,方足布可以拓展的收集和研究视角非常宽泛,单品种版式的演变、同一地点多品种的沿革序列、正书反书捉对碰撞……可以说,方足布是一个可以以让秦钱币爱好者痴迷一生的收藏专题,无穷的乐趣和无心的未解之谜等待“方足迷”们的探讨。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