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初始“两都”地望探讨

2015-01-15 15:53: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后者认为燮父迁徙的地方在平阳尧墟之南的晋水之阳,即今襄汾县襄陵镇北街村的晋阳故地。这个地方既非古唐国早期范围内的所谓“晋水”之地,更非旧说晋之得名源于太原之晋水,因太原的“晋水”与叔虞封唐的地望差之千里,绝然不是燮父改晋因之的晋水。而且这个所谓晋水和相对应的太原晋阳始名时间也在去唐改晋之后。对此,顾炎武先生曾断言否定,晋之始见春秋,其都在翼,今平阳翼城县也……所谓成王灭唐而封大叔者也。它北距晋阳七百里,即后世迁国,亦远不相及……况霍山以北,皆戎狄之地,自悼公以后始开县邑,而前此不见于传。”鉴此可知,太原晋水、晋阳的出现不仅表明这两个地名是后人移植而来的,而且佐证燮父迁徙到襄陵的晋水之旁、定都晋水之阳的晋阳之名是可信的历史事实。

关于平水、晋水的源流《襄陵县志》(民国八年版)早已明述:平水,在县西北十五里平山下,脉分十二官河,灌临(今尧都区)、襄(古襄陵县)二县民田,即今之龙子祠水,古称平阳河。晋水,在县(古襄陵县)治屏霍门外,其源出姑射山,晋水汇入平水,东注入汾。”现在源头晋掌(掌管水利)村依然存在,泉水仍日夜川流不息,造富一方。由于这里两河流域水源充足,平湖明珠出在其中,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谓晋山晋水、晋善晋美。

作者:刘武经 李晨 陈树孝 刘涛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