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年前的今天,大地剧烈的晃动打破了晋南地区宁静的夜空,一时间狂风呼啸,山崩滑坡,地裂渠陷,村堡移徙。这是我国有地震记载以来的第一次最强烈的地震,史称“河东地震”。2003年9月17日,适逢这次大震700周年,洪洞县特在风景名胜区广胜寺立起地震纪念碑,提醒人们以史为鉴,防震减灾。
据《一三零三年地震纪念碑》记载,此次大地震发生于元朝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戍时,即1303年9月17日晚8时许,震中位于当时的赵城县即现在的洪洞县广胜寺一带,这是我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首次八级大地震。
《洪洞金石录》的作者李国富对此颇有研究,他结合《一三零三年地震纪念碑》的碑文,将此次地震的始末向记者娓娓道来。
“这次地震非常强烈,地震破坏区北起河北张家口,南至陕西西安,东达河北衡水,西到陕西延安。其中山西平遥到曲沃一代灾情最为严重,村堡徙移,地裂成渠,人民压死不可胜计。”李国富如是说。
据了解,此次地震震中的洪洞东北部一带,广胜寺及霍泉水神庙全部塌毁,南、北霍渠渠堰陷坏,水不得通流。郇堡至韩家庄一线宽二里,长五公里范围内,厚达十米的地表土体由东北向西南发生了大规模水平滑移,所过居民户舍皆被催压倾颓。滑移的土体堵塞的霍泉下游河道,形成一系列串珠状的堰塞湖。灾难席卷赵城以北的霍县、灵石、介休、孝义、平遥、汾阳、祁县、徐沟和南部的临汾、浮山、襄汾、曲沃等地,官民房舍均荡然无存,地裂城陷到处可见。地震致使27万人死亡,其中包括平阳路54650个家庭的176365人,他们占平阳路总户数的一半,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由于灾情惨重,元成宗铁穆耳发钞九万六千五百锭,遣使赈济,伊免差税,开放山场河泊,听民采捕,以渡灾年。大震后余震数年不止,加之连续三年天旱无收,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余震持续四年之久,致使社会经济三十年以后才得以恢复。
在碑文的最后写到: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是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是,地震是可以预测的、预防的,只要我们依靠科学,依靠法制,扎扎实实地建立健全以检测预报、震灾防御和紧急救援为中心内容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就一定能够战胜地震灾害,使人民之生命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记者 王隰斌 弓佩玉
责任编辑:
上一篇: 石碑记载光绪三年特大旱灾
下一篇: 中华羊氏宗亲齐聚洪洞大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