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这儿的饭菜合我胃口,我一顿能吃两碗米饭哩。”“几个老伙伴聚在这里打牌、下棋,生活有滋有味。”“每个月日间照料中心都会安排专人给我们理发,理完发我们各个精神抖擞。”日前,在永和县乾坤湾乡雨林村日间照料中心,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日间照料中心带来的种种方便。
雨林村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小山村,这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荫。“虽然风景优美,但因为地处偏远,缺少产业支撑,多数村民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是‘老弱病残’留守人员。”该乡副乡长、雨林村党支部书记宋海鹏说,“我刚来村子时,就觉得村庄缺少生气,透过村民的眼神,特别是老年人的眼神,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无助。”
第一次走村入户,就让宋海鹏深深记住了这种眼神,他心里更多的是对老年人的心疼。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吃喝上将就、情感上孤独,人到老年,这些都是面临的问题。如今,丰衣足食、不愁吃喝,上得起学、看得起病已经成为现实,那么老有所养、老有所享的期盼何时才能实现?
“雨林村是一个自然村,家户之间距离不是特别远,我就想能不能把他们集中在一起照料,给老年人一个共同的家。”有了想法,宋海鹏就开始落实。“首先在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腾出一间房作为后厨,让老人能吃上一口热饭。一来是想知道老人每天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二来想让村里的年轻人能够安心在外打工。”
每天中午12时,雨林村日间照料中心准时开饭,就餐区内一排排桌椅摆放整齐,环境整洁卫生。刘大爷像往常一样来到餐厅就餐。“这里的餐食以清淡为主,很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关键是每天的菜品都不一样,很美味。”刘大爷笑着说。
“一顿午饭”只能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才能让他们获得持续的幸福感。宋海鹏看着党群服务中心其中一间破旧房屋,萌生了新的想法——这里可以改造成一个活动室,于是,一个可以打牌、下棋、聊天、喝茶的活动室诞生了。
雨林村第一书记苏晓晶上任一个月,对日间照料中心赞不绝口。“虽然地方不大,但胜在功能齐全。村民需要什么,村‘两委’班子就会在这些方面想办法、找点子。”苏晓晶指着紧挨着日间照料中心的便民服务站说,“在和村民的日常相处中,发现大家寄取快递还得去乡镇,路虽然不算远,但考虑到雨林村的留守老人居多,来回路上不安全,就在村子里设置了便民服务站。”
雨林村坚持需求牵引,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实现路径,着力建设“扶得起、用得上、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日间照料中心阵地,为留守老人搭建亲情化、人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应、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医疗检查等优质高效服务。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村里的老人就像我的叔叔阿姨一样,所以总想着让他们的生活能够好一点、再好一点……”宋海鹏真诚地说。
阳光下,日间照料中心传来阵阵笑声,宋海鹏欣慰地笑了。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