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走进永和县就业帮扶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娴熟地操作电脑;一批批成熟的农产品被规范地清洗、包装、运输,一堆堆小零件在工人的巧手组装下,变成一朵花、一幅画……帮扶车间生产的多元化、就业的灵活性、劳动模式的多样性,为当地群众就业提供了更好平台、更多选择、更多便利。
近年来,永和县持续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健康发展,把就业帮扶车间建到群众家门口,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走上工作岗位,逐步把就业帮扶车间建成“发展车间”和“致富车间”,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利双赢,助推乡村振兴。
在位于芝河镇青少年活动中心对面的永和好帮手服装有限公司,一排排缝纫机整齐排列,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订单,伴随阵阵“嗒嗒”声,缝纫机不断“吐出”针脚细密整齐的布料。
“我在这儿上班,不仅离家近,一个月还有两千多元工资,还能照顾家庭,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正在车间工作的员工辛晓霞说。
永和好帮手服装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爱红起初一直在北京、太原发展。2019年,为带动老家的乡亲就业,李爱红义无反顾地返乡创业。在永和县优惠政策支持和多方努力下,李爱红买来设备,开办起了服装公司,通过订单生产、来料加工的模式,主要加工服装、箱包等,渐渐地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员工达到了9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5人。
永和县乾坤湾大数据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林峰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期间了解到数据标注行业,并于2020年初回乡创业。永和县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协调下引进了“AI豆计划”数字产业孵化项目,李林峰借此机会创立了公司,在此过程中,永和县政府提供了办公场地、国家卫健委健康暖心基金提供了设备支持、蚂蚁公益基金会等提供了数据以及资金补贴支持、永和县人社局提供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和技能培训补助等。他的创业公司享受到了各种优惠扶持政策,还为搬迁过来的居民、高校毕业生等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平台。
在永和县花儿朵朵手工发卡有限公司,负责人药婷婷为让更多的家庭妇女实现就业增收,创新开发了“带原材料回家制作+产量计酬”的运营模式,提供了在家就能工作的机会,在不耽误家里干活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月收入能达到2000元以上。通过各方面的政策及宣传支持,该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有员工167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4人。
通过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低技术要求的岗位,永和县不仅帮助居民增加了收入,还减轻了外出务工的负担,使他们能够在工作的同时照顾到家庭。截至目前,永和县已创办就业帮扶车间16个,带动就业619人。下一步,该县将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车间创建和管理工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增加活力、增强创造力。( 张 宇)
责任编辑:畅任杰